没人给你11万的“丧偶式育儿”,究竟怎么破?

新浪看点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知音
最近网络上有个帖子大火,说的是日本女明星佐藤麻衣嫁给身价30亿元的富豪,生下儿子淡出了娱乐圈。最开始还在社交平台晒晒一家人的幸福照,可到了后来老公基本不见踪迹。现在,她每个月可以领到11万人民币的生活费,常被媒体拍到她带着两岁的儿子与友人聚会。

育儿
本是个宣扬豪门深似海的故事,网友们却炸开了锅。大家竞相留言,对女明星无比羡慕嫉妒恨:

家庭

婚姻
各种留言翻得让指尖停不下来,忍俊不住的同时,发现更多网友妈妈是为自己打抱不平:既然都是“丧偶式育儿”,人家有月入11万的生活费,我们是既不见钱也不见人,心情怎一个“差”字了得!
“丧偶式育儿”这词儿大家都不陌生,指父母中一方在育儿过程中的缺失。我大中华流行千年的男主外女主内模式,到今天依然时髦得很,每天见不着爹的娃远远大于见不到娘的,不信你往四周瞅瞅。
我,一枚80后辣妈(不管辣不辣先把自个夸),响应国家晚婚晚育号召,年过三十才整出个娃来。未出院的那个星期,娃爹简直被超人附身,24小时守护我们母子,不让旁人近身,换尿布喂奶全部亲力亲为,把护士们都看得流下了煽情的泪水。那一刻,我也产生了强烈错觉,感叹我上辈子一定拯救了银河系。

老公
这样的日子也就维持了一个星期吧。刚当上爹的新鲜感一过,在号称世界五百强企业工作的娃爹就一头扎进了工作,十头驴子都拉不回来。才过了几天天上的日子,我感觉自己突然被人一脚踹下了水塘,不会游泳又没人给我抛游泳圈;想喊救命吧,别人都说你矫情。也是,谁没当过妈呀!
还真是人生第一次当妈。从文艺青年到奶牛总要有个过渡吧?真心看不到窗外的朗朗晴空,只能切身感受到娃将屎拉手上的晴天霹雳。一头出不了门睡不好觉的悲催奶牛,在夜里深深地叹息,而那个当初说要照顾我们母子的男人,呼噜正酣。据我多次测试,低于60分贝的哭声绝对震不醒一枚正在打鼾的爹,哪怕娃就在他耳边哭!
娃爹调入市场部后,宣告我正式加入了“丧偶式育儿”的大军。他暗无天日地加班、应酬,每天都是后半夜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家倒头就睡。早上走的时候,娃还没醒。睡在同一个床上的父子,有时一星期说不上一句话,形同路人甲。
盼星星盼月亮盼来的周末,娃爹要么睡到中午,要么看手机、玩游戏。人说“父爱如山”这词儿没有错,意思是爸爸像山一样杵那儿不动。我们家的爹更像是童年时玩的铁皮青蛙,上个发条就欢腾地蹦跶几下,不上发条他就将自己设置成井底之蛙。争吵、哭诉也没用,人家说自己是顶梁柱,要挣钱养家,理直气壮得像美国队长。
拜托,当爹就挣钱这一件事,当妈的除了做好妈妈,同样要工作,还要照顾全家!生娃前看的书上说得没有错,娃才是婚姻的试金石。据统计,娃1岁左右是夫妻离婚的巅峰,当初爱得有多山崩地裂海枯石烂,而今就有多少恨之入骨你死我活。
扔过手机也冷战过,看到娃爹半夜玩游戏曾扑上去一顿猛捶(别脑洞大开以为家暴,进攻方是我,力量值暂够不上犯罪)。折腾得筋疲力尽却仍摆脱不了“丧偶式育儿”的魔咒。走到离婚的边缘(身边有不少朋友已经离婚),我提议说:“要不你请几天假全家旅行一次吧,老板如果不批你就说,不去的话孩儿他娘要跟你散伙!这点要求不答应,我还是考虑给娃换个爹。”
旅行,让我们暂时脱离了鸡飞狗跳的苟且生活,第一次开始憧憬“诗和远方”。当然,远方容易有,成诗就难了。从第一天开始,娃就强烈拒绝让爹抱,做什么事情都粘着我。千里迢迢出来,还是个“伪单亲妈妈”,气得为娘半夜睡不着到院子里看月亮。旅行第三天全家爬山,娃走不动了又用狗狗一样无助的眼神看着我,我双手一摊说:“妈妈实在抱不动,快找爸爸要抱抱!”就这样,从不情愿被爸爸抱到慢慢适应接受,父子俩终于有了可以单独相处的时光。这次旅行,让娃爹也有了真切感受。很多男人都觉得孩子是自己的,就算不怎么陪伴,还是会跟自己亲。NO!一把年纪了还那么天真,你以为抽空造了个娃,娃就要每天对你笑跟你玩亲亲,他才没那么傻!一分付出一分回报,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带孩子
旅行结束后,我们都发现了娃的问题:过于依赖妈妈,安静少言,胆子也不大。为什么会这样,我俩都心知肚明。几个回合的争取后,和娃爹达成了协议:周一到周五,必须抽出一天时间不应酬,回家陪孩子玩耍、洗澡、讲故事,周末则抽一天时间全天候带娃。
这个协议看似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刚开始单独带娃那一阵,睡前故事还没有讲完,爹已安然入眠,娃拿着他的手机看得津津有味,头也不抬地对我说:“妈妈,我把爸爸哄睡了,还给他盖被子了。”还好我肺长得结实,不然每天都有被气炸的风险。再不然就像网上那些妈妈po的帖子一样,娃爹牵着干干净净的娃出去,回来满身脏污像刚刚经历了沙尘暴。最夸张的一次是把娃的鞋子掉湖里了,娃光着脚丫子就跑回来了!

父母
我努力劝说自己淡定淡定,心要大一点,不要那么紧张。毕竟是亲爹,坑爹的娃万万千,坑娃的爹应该是千万分之一吧。然而我们家的爹,在坑娃路上一去不复返。他将娃带去走独木桥,任凭娃哭得撕心裂肺,还是要他重新站上独木桥。为娘我在角落里心肝直颤,好几次看娃直接掉下桥被爹用防护带拉起来,别人一刻钟走完的路程,这俩花了快一个小时才搞定。
有一天晚上娃爹突发奇想地带娃去住帐篷露营,大半夜被蚊子四面夹击,两人迅速收帐篷抱头狂奔,凌晨三点敲开家门后争先恐后地往床上爬。
作为“无人机”迷,娃爹一心想把娃打造成航拍天才,在耐心教授了几次操控知识后,他放心地把遥控装备交到了娃的手上。上一秒钟还在庆祝娃成功把无人机送上了天,下一秒眼睁睁看着飞机直线坠到了树枝上…。。父子俩好不容易把飞机从树上摇下来,结果“啪嗒”,一声,飞机摔断了两只螺旋桨。
说起娃爹带娃的囧事不止一箩筐,但好在他的态度越来越积极。每周一次的拼积木讲故事坚持了两年,门铃一响,娃会欢天喜地地迎接大王归来。从前说好的周末带一天娃,到如今两天的周末都由爸爸带。父子俩骑单车、放风筝、挖沙、钓鱼。。。。。。(嗯,应该还有背着我一起看美女),两人挖空心思地满处玩,娃的话越来越多,胆儿也越来越肥,笑声也越来越明朗。
一个对手机有瘾的大男孩终于有了爹的模样,他开始放下手机,放下那诱惑力巨大的王者荣耀,告别从前那呼呼大睡的周末,全身心地陪娃。从起床到入睡,享受那父子之间无穷的乐趣,体会千金不换的温情时光。虽然他带娃的时间依然有限(我认为还他还可能更进一步),可对于我来说,解脱了太多。工作日我可以抽某天晚上出去按个摩,两天的周末我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参加有意思的活动。当然,娃最期待的事情还是三个人一起出行,只是他不再像从前那样粘着我,现在的他更喜欢和爸爸一起玩耍。我常常偷拍父子俩有趣的照片,感叹小小的背影在镜头里悄悄地变长。
工作并没有因为你陪娃而落下,公司五百强的排名还在不断往前。你以为自己停不下来,那只是一种错觉。时光的陀螺飞速旋转,每个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放慢一点节奏,对你来说也许只是每周少一两个应酬,可对于孩子来说,你撑起了他全部的世界。
曾有个闺蜜跟我吐槽说,老公还不如娃懂事,既要哄着又要供着,夫妻关系越来越像母子。就凭一张工资卡,就能心情好时逗逗娃,心情不好就来句:“别烦我。”我想说,给不了每月11万的生活费就还是好好过烟火日子(给得了11万更要言传身教别让娃成为纨绔子弟),努力当个好爹吧!没有不会带娃的爸爸,只有不想带娃的爸爸。要相信每个爹都是潜力巨大的宝藏,别再抱怨当初为什么看上他,多考虑下宝藏该如何挖。
每一个妈妈都有权利去申明立场,积极争取共同担当的权益,最好能形成约定持之以恒地走下去。毕竟,全家学习和付出比独自承担事半功倍,爸爸的成长和孩子的成长同等重要。长期陷入怨怼或冷战,会让人迷失自我。妈妈的乐观自信,才是孩子快乐的源泉。
婚礼那天我们说好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也说好了悲喜同享福祸同当。每一个孩子都是我们用了几辈子的运气修来的“福”,是男人就请和妈妈们一起去担当。别错过孩子的蹒跚学步,别辜负他们在窗口的翘首以盼,也别忘了曾经许诺过的带他去探索和远足。
时光不待。陪伴,趁现在。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