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女性 情感生活

雷军上市前48岁学跳舞: 怎样用投资思维逆袭年龄

新浪女性

关注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维小维生素

1月19日,小米要上市的消息铺天盖地,而雷军在干什么?

前天,雷军的董事长特别助理在微博上贴出一段视频:即将上市的雷总,在后台跟着老师学跳舞,舞姿还蛮有风度。

你可能想不到,这个愿意在台上跟着音乐转身拍掌步伐轻盈,做一些似乎只有二十几岁小姑娘才做的事情的,是一个奔五的男人。

在多少人把35岁以后的人生定义为“混吃等死等赔偿”的时候,别人的48岁却只不过是刚刚开始。

最近我听了很多关于70后80后不利的消息: 

比如36岁的收费站大姐,除了收费啥也不会,被清退了;

60后哈佛毕业生自掏10万参加知名投资人朱啸虎的饭局,却被投资人打断侮辱“不投60后”。

这世界怎么了?仿佛不是个90后,就什么希望都没有了。

然而看看雷军你就知道,关键的不是年龄,而是你在合适的年龄做对了合适的事。

作为投资和职场的老司机,虽然是“司机”毕竟也“老”了,我自己也常常感受到年龄汹涌而来的压力。

不过,投资思维却可以启发我,透视年龄这个表象,拨开迷雾。

估值思维

30岁之后不要再做20岁的事情

我听过一个投资圈的段子。听着实在有点心酸。

有个创始人,顶着巨大资金压力,经过N轮谈判谈好了A轮融资。他长吁一口气,公司再不融资熬不过半年。

有一天晚上,投资人老板亲自提了几个问题,让他改一下条件,都是一些不触及原则的小条款。他就亲自把合同改了,发回给投资人。

没想到这件事,竟然成为导火索。

投资人说,你一个公司的老板,估值都快上亿了,改合同这种事情都不能晚上叫上一个工作能力合格的同事来做,你这个团队分工有问题。

结果,过了两个月都没给公司打款,这单融资在反反复复的纠缠中就告吹了。

我听了之后,瞪圆了本来就并不大的眼睛。就因为亲自改了个合同,投资方也太苛刻了。

但给我讲这事儿的圈里朋友说:

“你错了。一个创业者关键是要找人,找钱,找战略。如果团队连晚上董事长都叫不动去改合同的,那这个团队也太不拼了,董事长也太仁慈了,整个激励机制也太无力了。”

我说,那可能是合同恰好在董事长手里,就改一点,他就亲自动手了。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啊。

“你这种思维太错了,一个合格的董事长,应该手上连合同的电子版都没有。”

他深深吸了一口烟,继续给我上课,“所谓估值,其实就是你做的事,要配得上投资人给的上千万人民币。”

不得不说,我是被我朋友的思维折服了。估值思维,不仅仅用在投资界,更应该用在我们自己的身上。

世界上什么企业估值会比较高?

想象力大的行当,可能性多的事业。

如果你的可能性已经捆死在改合同上,谁又相信你能组织出一个宏大的未来呢?

所谓“人到中年,人生半坡”,到了30岁就应该尽早看清楚半坡周边的环境,做好从半坡爬上顶峰的储备。

否则看似很尽力地在赶路,天天做着20岁的人都能做的事情,那你的终点可能就在这半坡上。

如果说20岁的人,估值就是可塑性和执行力;

那30岁以上的人,估值就在你的格局,以及你是不是只在做“有效的努力”。

再去操心纠正3000块钱的小兵的对错,而不去考虑激励他的奖惩机制;或者再去参与那些小肚鸡肠的是非,把心思放在极度无谓的职场斗争上,那等于在贬低自己的估值。

你的未来,已经被此刻的格局写就,又有什么可能性可言呢?

年龄从来都不是让你身价变低的因素,在这个年龄做不恰当的事情才是。

用增量思维对待你的中年人生

存量思维最大的特点,就是看着眼前,卖掉过往。

多少人,年龄越增长,越把自己过成一只命运面前温顺的绵羊。

我有一个表姐已经38岁了,做了十几年的律师,她的口头禅是:反正我就是不喜欢应酬,但我技术牛逼啊,所里也不能把我怎么样。怎么着,我就这样了!

前阵子,她换了一份工作,跳槽的时候还要计算下自己十年经验了,五险一金竟比以前少了几百,太不公平了!还不是因为歧视我年龄大吗!

这就是典型的存量变现思维——考虑的是自己已经有多强,而不是想清楚自己未来能有多牛逼。

举个简单的例子。

2017年,你觉得一家单车技术做得非常好的工厂能有多大的估值?在汽车都嫌弃跑得慢的时代,还有多少人会经常地骑单车、换单车呢?

但是摩拜、ofo用实际行动告诉你,有!不但有,而且有很多!

在这件事里面,“共享经济”才是赋予单车的增量,这也是为什么摩拜单车能估值30亿美元,而做单车的工厂我甚至没听过它的估值。

增量思维最根本的不一样,就是撇开已经拥有的东西,扔掉所有浅层的物欲,看未来。

回到文初,在给年龄做增量这件事上,雷军是怎么做的?

48岁的雷军,创立小米的时候已经40岁了。

在金山做了17年,亲自带着这家公司辗转香港、大陆和美国的资本市场,熬尽了各种业绩压力的碾压,看着比自己晚出道的马化腾、马云和李彦宏纷纷上市,轮流做了首富。

直到2007年,金山终于登陆香港股市,雷军十多年来的心血算是有了一个结果。

本来已经是财务自由、意得志满、做什么都可以的人生阶段了,他却毅然选择再创业。

在40岁,很多人都准备退休的年龄,雷军把小米手机卖到100万台。第一次采用纯网上销售的形式达到这个出货量,他震惊了一大片传统手机界。

这就是雷军给出来的答案。

对待年龄给的阶段性成功,存量思维把它当筹码,消费未来十几年的时光。

那自然是没有什么增值空间的,只会因为竞争对手越来越多而贬值。

增量思维却把它当资源,那不过是走到终点前一些有用的小经验而已。

未来,整合新资源和这些老资源,才是走出更壮阔未来的关键。

任何人在任何年龄,都不值得沾沾自喜,更不值得妄自菲薄。

就算是雷军,在欢快地学跳舞之前,他依然曾经在小米发布会上哽咽。

因为他的2017年,出货量经历大起大落,战略经过线上到线下的大幅转型,实质上过得并不是那么顺风顺水。

没有什么人可以在任何年龄坦然地享受舒适区,包括36岁只会收费的中年妇女,也包括48岁即将登上千亿市值的雷军。

中年35岁危机,不存在的。

存在的,只是你的思维危机。

而我们无论在什么年龄都应该知道这一点:

勤奋、努力加坚持,这些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关键的是在对的时候做对的事。——雷军。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