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女性 情感生活

为什么有的人,30岁了还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新浪医美

关注

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维小维生素

一个离职护士的自白

掐指一算,算上实习,我已经在三甲医院待了4年。

4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却足以让我对工作内容了如指掌。

医院有医院的好处,虽然没有节假日,虽然经常夜班,虽然有各种大小考试,虽然有各种严格却没有必要的制度,虽然在医院见惯生死会有强烈的厌世感或惜命感……

但是,它安稳啊。用我妈的话来说:“女孩子嘛,在医院,安稳,只要不出大差错,也不会有人辞退你,相当于铁饭碗。”

最好的地方在于,周围的人都是学医的,如果你跟医生关系好的话,都不用挂号,直接就能来个体格检查。

而且,每当完成抢救,我就会有很强烈的成就感。

《人间世》第一季,上海瑞金医院某医生表示,救死扶伤的使命感可能是,现在唯一支持他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可是某一天,我正在戴着手套,铺着今天的第8张病人床,一个念头闪过:“这不对啊。”

忍着受不了的腰痛,铺着我不喜欢的床,面对一眼望到头的未来——这数十年里,可能有无数的床等着我铺。那是我真正想做的事情?我还有什么梦想吗?

我们倍感焦虑

无非是无法直面恐惧

我想起了汪峰。他常常问:告诉我,你的梦想是什么?

妥妥的情怀专家。然而,这年代,情怀是给人耻笑的对象。情怀能当饭吃么?不能,只有钱可以。

《猎场》中郑秋冬曾经颓废地表示:“努力多年,终于,梦想化成了泡影。” 

论梦想的正确打开方式,郑秋冬这怕是最失败的方法。

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关系式,说的是梦想的高级玩法:

兴趣的玩法是:兴趣→能力;

工作的玩法是:已有能力→收益;

梦想的玩法是:兴趣→能力→收益;

如上,是梦想的正解。

我羡慕地看着,成功者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还赚得盆满钵满,妥妥的人生赢家。

他们永远是他们,而我,只有不敢直面的焦虑,还有如影随形的中年危机,以及生活的一地鸡毛。我们依然是自认为很失败的我们。

羡慕着别人的生活和梦想,却不敢成为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有被现实裹挟的恐惧,被压力支配的怯懦。唯独没有,为梦想中的生活击破围城的勇气。

这真切地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30岁了还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我还想继续每天花80%的时间做铺床这件事吗?当然不想,所以,我开始思考辞职的问题。

这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书《去当你想当的任何人吧!》,头脑一下子清醒了——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我没有为我的恐惧腾出空间。

中国人比较喜欢循规蹈矩,既想一生平安走完上学、工作、养老三段式人生,又怕就这样走完了一点浪花都没有。

既恐惧变化,又恐惧一成不变,就是重若千斤的矛盾枷锁。这锁里面,严严实实,根本就没有一个恰当的思维空间,甚至,我们不愿意直面自己那些不堪一击的弱点。

我们始终想站在现有收割点之上,放不下任何变化里面虚弱而慌张的可能性。

看完这本书,我重新给自己找到了定位。我郑重地,向护长递交了辞职信。

你的体内有一个藏宝箱

依靠勇气去挖掘

作者伊丽莎白。吉尔伯特一针见血地说:

每个人体内都是一只能行走的藏宝箱。宇宙将奇珍异宝深埋在我们体内,然后在一旁,饶有兴趣地看着我们能否挖出这些宝藏。

你能,还是不能?只有你自己知道。

因为选择值不值,关键在于你对世界还有多大的好奇心。

知乎上有位网友提了一个问题:一个有十年工作经历的销售经理告诫说:职场需要熬。

职场真的需要“熬”吗?

有一个高赞的精辟回答:所以十年了,他也只是销售经理。

看到这个回答的时候,我想起一个叫杰克。吉尔伯特的诗人。

他是个美国人,年轻的时候是一个钢铁工人。本来,安安分分当一个钢铁工人,在美国匹兹堡这样一座工业城市,一定会有立足之地。

然而,偏偏他就像《中国诗词大会》里面夺冠的外卖小哥雷海为,偷偷在茫茫红尘中写着出尘脱俗的诗。

这写写诗自娱自乐也没关系,关键是,他红了!红得一塌糊涂!

他上台表演,还上《时尚》杂志,因为颜值太高了,人们形容他“英俊潇洒、热情性感、仪表堂堂、风流倜傥”,简直是知名帅哥汤姆·克鲁斯来了也要惭愧地反省一下。

本来,按照现在的流量原则,这时候他应该开微博,开公众号,接广告,拍杂志,出商演,能赚一点是一点。

但是,他真的不是一个流量小生,他是一个诗人。大诗人选择了,把屌丝逆袭的真人示范,写成了急流勇退的脚本。

在最红的时候,他选择了消失,一走20年,躲在希腊山顶的一个牧羊人小屋里任由世人把他遗忘。

垂暮之年,他回到了美国。待在一个小城市的大学里面担任助教。

在那个他的名声早已沉寂的时代,他终于说出当初选择的原因:

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勇气,有勇气挖掘出这个世界的多彩。否则,他的人生注定是渺小的。

杰克的认知是这样的:出名之后的人生路线,人人皆知。名利加身,身不由己,出个门都被人偷拍,写诗和探索世界变成一种奢望……

我佩服这个诗人的远见。

关于是不是要改变,是不是要屈服于一成不变的路线——他用一生,给了我们选择的答案。

于小戈曾经说过一句,我特别欣赏:能力以内,我只要最好。不求最好,只求比昨天好。

所以,想要最好的,只有靠自己出手。难道还等国家给你分配吗?

如果你的人生是了日复一日的加班,领着永远像一潭死水的死工资;

你周围的人永远聊着同样的话题,不是隔壁家的狗发情了,就是自己家的小孩送不上幼儿园;

当你最不屑的人靠拍马屁上了位,而你只能瞥一眼表示生无可恋;

最关键的,当日复一日的工作再也没有办法满足你的好奇心……

我觉得是时候要反思一下,这是不是你能力以内的想要的最好。

乔布斯说过:

“人这一辈子没法做太多的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得精彩绝伦。” 

所以,请珍惜每一次可能是改变平庸的开始。

去当你想当的任何人,然后你会发现,快乐真的大于意义。有些事你如果现在不做,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