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女性 情感生活

我28岁单身 今年过年不敢回家

彬彬有理脱口秀

关注

一年一度的春运大迁徙开始了。

此时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刚刚熬过了艰难的一年,送走了加班和熬夜,告别了狭窄的出租屋,终于要踏上回家的路。

可总有一波人,不敢回家。

不是因为混的一般,而是因为——

单身。

80后、90后,是远离家乡,走进一线城市打拼的主力人群,同时也担着“结婚大户”的名号。

而春节,顺理成章成了全中国有未婚子女父母的催婚高潮。

中国式催婚有多可怕?

那种疯狂的程度,经常超乎想象:

“我都安排好了,今天去相亲,一天5个,五一就结婚!”

“再不结婚,就别叫我妈了,明年就别回家了!”

“你看看你都多大了,我跟你说过多少次,30岁在外面就是没人要的烂尾楼!”

中国父母的催婚是催命,但更是要命,经常把你折腾到生不如死。

一点儿不夸张。

“没结婚的我,成了父母的耻辱”

我们的会员孙小姐,为了摆脱父母的催婚,今年春节选择出国旅行。

她是众多离家千里在北京工作的年轻女性之一,也是第一批迈进30岁门槛的90后。

这个年纪的女性,在中国通常是被父母催婚的重灾区。

去年春节回家,她就被父母催婚催到离家出走。

那个春节,她只记得父母轮番上阵,可劲儿的催她、给她洗脑、说服她相亲找对象。

“你那么大岁数不结婚,别人肯定会说你有问题!我们干嘛要被别人看笑话,就不能直接结婚吗?”

“你就算混得再牛,不结婚,别人也会戳你脊梁骨!”

“别嫌弃别人,你那么大岁数,有人能看得上你就不错了!”

短短3天时间,她经历了父母的强势说服、冷嘲热讽,以及言语攻击。

最后她忍无可忍,大年初三没过完,就收拾了行李回到北京。

孙小姐觉得整个过程中,最让她难过的是,家里人不愿意倾听她对于自己人生的规划和考虑,也不愿意相信她现在很享受独身生活,更不想明白她为什么对于婚姻的态度如此小心和谨慎。

他们觉得那无非就是自私,就是不想负责任。

在父母那一代人的眼里,孩子到了一定年纪不结婚,就是家门不幸。

尤其是女孩子,到了30还不结婚,即便活得再好,也不会幸福,因为你就是没人要。

周围人也理所当然地觉得,嫁人生子是女人应该的责任。女人贤妻良母,男人在外面打拼,才是最理想的婚姻状态。

刘檬的妈妈也是这么想的。

刘檬是人物公众号做过的一篇催婚报道里的单身姑娘。

这是一个县城女孩,她有份体制内的稳定工作,开奔驰车,模样好看,车房具备。

她代表了县城及三四线小城市的单身女性对于择偶的态度,以及所面临的更加严重的逼婚状况。

刘檬曾经是父母的骄傲。

对,曾经。

如今的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变成母亲的耻辱。

理由仅仅是因为“没嫁出去”。

自从刘檬27岁以后,母亲就忽然没法跟她好好说话了。要么阴阳怪气地讽刺,要么哭着说、求着说,有时甚至破口大骂。

母亲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就是因为女儿还没结婚。

在刘檬28岁这一天,母亲一下子跪在她面前,求她不要再挑了。

刘檬不是没试过把自己嫁出去,可在不断的相亲之后,她越来越发现,自己很难在县城找到聊得来的男生。

县城里的男孩,普遍更偏向稳定的生活,有些人一辈子的人生理想就是端个稳定的饭碗,老婆孩子热炕头。

有人除了上大学,一辈子都没出过县城,“不出意外的话,以后也不会出去”。在县城,这样的男生都是婚恋市场的“顶配”。

刘檬不想将就。

所以宁愿一个人。

从享受单身的都市女性,到不想将就的县城女孩,这世界从来没给单身女性们一个自由呼吸的空间,她们也从来没有谁能够逃得过父母催婚。

虽然她们实际上过的并不差,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也能谋得一份好工作。

但是在婚姻面前,她们的光彩全部消失,在婚恋市场上,她们都成了待价而沽的商品。

为什么现在的女孩不愿意结婚了

最近两天,很多人被周迅的短片《女儿》刷屏了。

故事里的周迅和她的母亲,是截然相反的两种人。

“妈也没什么可求的,只要你能够找上个好人家,我就知足了。”

“这都什么年代了,我以后才不需要靠别人。不是每个女人都要过一样的日子。”

两种观点,代表了中国两代女性对于婚姻的不同态度。

李银河在谈到现代女性的觉醒时说,任何一个想要独立的女人,首先要意识到自己是人,其次才是一个女人。

上一代的女性是没有自我的,是依附男人的,她们渴望被男人拯救,而如今的女性不一样了,她们更愿意让自己成为生活的主体。

她们将自尊和对自由的追求,高置于爱情之上,她们拥有自己的梦想,以自己为本位询问:我的梦想是什么,我想要什么。

婚姻不再是必需品,“拥有独立人格、成为自己”才是。

伴随独立自我意识而生的,是现代女性越来越有能力让自己活得很好。

她们走出家庭、走进职场,努力让自己进入更大格局的人生,也愿意为了成为更好的自我而努力奋斗。

单身女性由于短期内没有家庭的负担,她们完全可以活得潇洒自由、有趣又简单。

在某视频平台上,单身女孩记录独居生活的视频通常播放量很高。

她们把早餐摆在精致的盘子里,在梳妆台前选择今天要涂的口红,与大家分享又种草了哪一款好物来装饰家居,晚上坐在书桌前认真的做手工、画插画。

这些女孩每天关心的事情,就是如何充实丰盈自己的人生,而不是为了合拍而改变自己,也不用整天疑神疑鬼的担心男人是不是要出轨。

她们可能有时候会被甜蜜的情侣而打动,但转过头来细细想,独自一人的生活也真是精彩而充盈。

更重要的是,独身女性极具消费潜力和消费自由度,她们完全可以把赚的钱花在自己身上。

某售房平台数据显示,女性买家已达47.9%,2014年时该比例为30%左右。

其中,74.2%的女性表示买房时没有接受伴侣的资助,45.2%接受了父母资助,29%完全靠自己买房。

而讯飞AI发布的《“数说”新时代单身女性生活观》显示,每个单身女性平均安装了两款投资理财类App。

当一个女性有能力靠自己获得经济独立和人生的自由,那她为何还会需要一个男人呢?

如果你问一个生活在一线城市的未婚女性,“你为什么不结婚生孩子”,她会回答你:我没必要为此降低生活质量。

为什么结婚会降低生活质量?

因为不断有女性通过社交媒体发声:我们对婚姻越来越失望。

中国式婚姻“绑架”了真的太多的女性权利。

首先生育和婚姻绑在一起。女性一旦生育就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事业、放弃身材管理、放弃社交生活。她们在身心疲惫的孕期和月子中,还要处理好和丈夫、和婆婆的关系。

其次,现代婚姻不稳定因素极大,女性不仅要负担家务、努力赚钱,还要防小三、防约炮、防女同事、防3年之痛、防7年之痒。。。

单身女性们在看过了自己父母那一代的婚姻状态,以及自己的同龄人的婚姻状态后,发出质疑:

“为什么一定要结婚呢?”

“没必要。”

未婚女演员俞飞鸿曾在节目中说过,“单身还是婚姻,我不觉得这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困难的选择题。哪个更舒适,我就处在哪个阶段。”

婚姻来之前,做好自己就够了

面对父母的催婚,你大可不必忍耐,你可以争辩,甚至可以愤怒,但千万不要丢了自己。

任何时候都要明白,催婚就是一种道德绑架,谁也无权干涉你的婚姻自由,千万不要为了逃避催婚,匆匆做出结婚的决定。

知乎上有位姑娘说,自己人生中最悔恨的事情,就是在父母一日N遍“再不结婚我们没脸见人”的催促下,闪婚了。

领证时,她在众人面前哭得稀里哗啦。

而跟她领证的人,从头到尾,始终没问一句“你怎么了”。

领了证第三天,他去找她家找她。

“身份证给我一下”

“干嘛”

“我爸妈说要贷款装修房子”

“那你要和我商量呀,不是你们家决定了再找我要身份证,贷款多少”

“50万”

“装修房子为啥要那么多”

“10万我们自己用,40万给我表哥用,他家里要加盖房子”

“你一个月要还多少”

“五千多”

“你一个月工资才三千多”

“不是还有你吗”

身份证没给,然后他们整整半个月没联系。

三个月后,姑娘提出离婚,男人要求赔偿,并带着亲戚来她家闹。

终于离婚。

对方到处宣扬被骗了,说她外面有人不检点。

从始至终,他们没有办过婚礼,没有发生过关系,没有接过吻,甚至没有牵过手。

突然,她就成“作风不正”的离异妇女。

姑娘说,任何时候,永远别因为他人催促、或者因为年龄而将就婚姻。

生活是自己的,谁也不会为你负责。

即便催婚的人是养你育你的亲生父母,他们也不会对你遭遇的痛苦感同身受,也不能对你的人生负什么责。

所以,不将就是对的。

因为那是你的权利和自由。

如果你有幸非常清醒的认知到,自己绝不可能将就和凑合。

那也别犹疑,别强装微笑、然后夜里心慌。

去努力的生活,去经历这个世界,去和这个世界发生联系。

婚姻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知道自己是谁、自己要成为谁,然后为之坚持,才是最重要的。

《单身女性的时代》一书的作者特雷斯特,曾是坚定的独身主义者。

直到有一天,她临时起意去家附近的餐厅吃饭,没想到这趟行程,让她遇见了后来成为她丈夫的男人。

“当时我并非在寻找爱情,只是买个晚餐而已,但如果爱情来临,我也不会回避……我生命中唯一做过的直接促成我认识这个男人并和他结婚的事,就是在认识他之前保持单身。”

如果说婚姻是必须的,那一定是因为你已经足够好,你也遇见了一个足够好到让自己心动的人。

这个男人配得上你所经历过的生活,也完全理解你所热爱和追求的自我。

你们不一定非要是灵魂伴侣,但一定志同道合,一定彼此热爱,也热爱生活。

如果一定要结婚,那你只能嫁给这样的人。

而在这之前,什么也不必担心,做好自己就够了。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