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的必读话题——敏感肌护理

新浪女性
(文:皮肤科野田真史医生 微博)
秋冬季节,很多人都会感觉皮肤变得敏感脆弱。虽然每个人的“敏感”变现不同,总体上包括了皮肤粗糙、刺痛、脱皮、紧绷、发红、开裂、瘙痒等症状。这些都是因为皮肤干燥,表皮层缺乏足够的水分引起。这篇文章要说的就是在秋冬季,如何进行日常护理,避免皮肤干燥敏感。需要注意的是,脱皮、发红或者瘙痒这些症状,也会由其他皮肤病引起,比如异位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或者是全身性疾病,比如肝病或者肾脏衰竭等。这类疾病和皮肤干燥不同,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皮肤干燥通常不会引起丘疹、风团或者水疱,比较容易和其他皮肤病区分。

皮肤干燥
皮肤干燥是逐渐发展的,如果不及时改善会慢慢加重,甚至引起一些次生问题。通常皮肤干燥的初期只有发红和细小的裂纹。这些小的裂纹可能看起来只是较深的皮肤纹路,摸起来有些粗糙。如果干燥状况继续发展,会产生鳞屑或者脱皮。裂纹继续加重,会产生皮肤龟裂,深度达到真皮层,甚至会出血、引起感染。实际上皮肤是否容易干燥、有无可能得湿疹,个体之间差异很大。有的人即使不使用保湿剂也不会出现皮肤干燥,有的人即使出现干燥皮肤也不会出现湿疹症状,而有的人在出现皮肤干燥现象2~3天后就会发展为湿疹。对于有家庭湿疹病史或者自身有湿疹病史的人,非常容易出现皮肤干燥的问题,一定要做好保湿防护。
引起皮肤干燥的可能原因包括摄入水分不足、空气干燥、日晒、吸烟、年龄等。秋冬季引起皮肤干燥的主要是环境湿度低,皮肤的经表皮失水提高。有研究证实,在冬季前臂和面颊的皮肤屏障能力受损最严重,而面部皮肤的干燥症状更明显是因为暴露在外界环境时间远远高于前臂皮肤。年纪大的人由于皮脂腺活性下降,容易受皮肤干燥影响,更需要做好保湿工作。

皮肤病
选择适合自己的保湿剂,并按照正确的方法使用可以有效的避免皮肤干燥问题的产生。这也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根据保湿剂中保湿成分的功能区别,可以分为封闭剂、湿润剂和润肤剂三种类型:
a、封闭剂:作用原理是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疏水性屏障,提供一层额外的保护层,减少水分流失。凡士林油是最具代表性的封闭剂。
b、湿润剂:与封闭剂不同,湿润剂通常含有几个亲水性的羟基基团,所以湿润剂可以吸引并锁住水分子。湿润剂有能力从外部环境或者真皮层吸收水分,保持表皮湿润。最常见的湿润剂是甘油。
c、润肤剂:可以填充胶质细胞间的空隙,从而改善肤质,增加皮肤的柔软和光滑程度;这种改善效果只能保持一段时间。通常润肤剂是脂质,比如神经酰胺。

润肤剂
随着技术的发展,大多数护肤品已经同时含有上面提到的三种成分,可以在保湿的同时,达到一些其他的效果。在选择保湿剂时,可以在保湿能力足够的前提下,选择使用最舒适的产品。我建议大家多试用不同品牌的产品,注意关注成分,逐渐提高自己选择保湿剂的能力,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做好的护理敏感皮肤的基本工作之后,在冬季护理时还需要注意下面这些方面:
1、洗澡洗手时建议用温和、碱性弱的肥皂、沐浴液;
2、水温不宜太高,清洗时间不要太长;
3、洗手后及时涂抹护手霜;
4、冬季仍然要涂抹防晒霜;
5、外出时,建议带口罩和手套;
6、脚部做好保湿,避免龟裂;
7、贴身衣物柔软舒适,避免局部对皮肤的反复摩擦;
8、为家里的孩子和老人做好保湿;
9、多喝水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微整形(微博)
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