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女性

生美医美傻傻分不清楚

新浪女性

关注

(文 微信公众号:火总zhengxing)

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有什么区别?

现在,很多女性为了漂亮,不惜重金,去美容院做各种手术。但很多人不知道,有些项目只能在医疗美容中才允许开展,在生活美容中开展则属于非法行医了。

那什么属于医疗项目,什么属于生活美容项目呢?

只要动用了医疗器械,医疗药品,对人体进行了侵入性的治疗,这都属于医疗行为,例如像纹眉、做双眼皮等都属于医疗美容服务范畴。医疗美容服务是必须经过卫生行政部门审批的医疗机构里才能够开展。而使用化妆品、保健药品来进行皮肤的护理或按摩则是生活类美容,不需经过卫生部门审批。

多数美容院越界经营

早在2006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第1号消费警示,国家规定普通生活类美容院不得开展整形美容项目。像漂唇、双眼皮、纹唇线、绣眉、去眼袋这些美容项目都属于医疗美容,需要相应资质。一般美容院不具备条件,无菌操作观念不强,易造成感染。

医疗美容&生活美容经营项目列举

医疗美容:纹眉、美瞳线、双眼皮、光子嫩肤、脱毛、注射美容等。

生活美容:生活护理、美发、足疗、面部按摩、spa等。

从事医疗美容的医生,必须具有《医师执业证书》和《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资格证书》,这两项缺一不可。通常情况下,普通美容院的硬件根本达不到手术的要求,其大都没有符合条件的无菌手术室,手术就在按摩床上进行,消毒设备也仅有消毒柜或者根本就不消毒。而器械的重复使用,很可能会造成一些疾病的交叉感染。另一方面,任何手术都有一定的禁忌症,需要事先检查了解才可以安全动手术,而这些步骤在一般的美容院里全部被“忽略”了。万一顾客在美容过程中出现禁忌症,很可能由于美容院缺乏医学应急技术而带来风险。

“在美容、整容前要分清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的概念。”这里要提醒广大爱美人士,只要动用了医疗器械,医疗药品,对人群进行了侵入性的治疗,如针灸减肥、抽脂瘦身等都属于医疗行为。而使用化妆品、保健药品来进行皮肤的护理或按摩则是生活类美容,则不需经过卫生部门审批。

首先,从心理角度分析,在美容院,工作人员与顾客通过皮肤上的接触,容易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并产生信任感。于是,当工作人员有意“引导”顾客做一些整形项目的建议时,有些顾客很容易掉入生活美容院超范围经营医疗整形项目的圈套中。

其次,生活美容院的经营由工商部门负责监管,其是否超范围经营的鉴定则由卫生部门完成。而卫生部门只对在卫生局注册的医疗整形医院进行监管,对超范围经营的生活美容院由于没有注册,卫生部门也无权管理生活美容院的超范围经营。这种违规行为,游走于工商部门和卫生部门双管双不管的“安全”地带,超范围经营只要不出事故,经营风险就很小。

第三,广告诱惑。据了解,现在很多美容院利用媒体广告宣传频打“擦边球”,引用一些新的词汇混淆视听,如“3D曲线动感羽毛眉”“三维像素神奇光疗”。非法广告的盛行,为数不少的消费者都是看到广告,心动不已走进了没有医疗资质的生活美容院。

Tips

小编唠叨:选择机构时必须要做到知己知彼。

“知己”:要清楚自身条件,有一个健康的整形心态;

“知彼”:在选择整形机构时,详细了解整形机构的资质、手术医生资质。

教大家简单的区分方法:

1、看营业执照,医疗美容营业执照上的发证机关是卫计委(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生活美容机构营业执照是由工商管理部门颁发的

2、看名称,医疗美容机构名称往往会有“医院”两个字,或者是门诊部、诊所等

想要变美,也要选对地方哦~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微整形(微博)

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