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女性

爱因有差别而厚重

末那大叔

关注

原标题:“你是我微信最想秒回的人”

作者:末那大叔

到朋友家做客,朋友儿子告诉他,

自己喜欢上了同班的一个女孩。

朋友问他的儿子:知道什么是喜欢吗?

男孩说:知道。

“我不喜欢别人在我本子上乱画,但她可以;

我不喜欢帮别人值日,但愿意帮她;

我也不喜欢胖的人,但她胖胖的就很可爱。”

仔细想想,喜欢一个人不就是这样吗?

在他身上,你永远做不到“公平”,

永远会对他有原则、无条件地“双标”。

你永远不知道,一个连你感冒都大惊小怪的人,有多在乎你。

一段感情中,“关心”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

只是有的人表达关心用说的,有的人用做的。

别人身体不舒服, 我最多表面寒暄一句;

但对你,我会面面俱到:

怪嗔、担心、叮嘱。

喜欢你的人,永远不会让你费劲猜心思。

隔着屏幕聊天,对方的一句话,一个表情,

甚至一个标点,其实都传达着信息。

有些尴尬的问候,你恨不得立刻终止,聊着聊着人就没了;

有的人却让你时刻惦记。

哪怕暂时离开,也会先告知一声,生怕对方受到一点点冷落。

回复一条信息,的确花不了多少时间。

可我只愿意把原本独处的时间,与你分享。

“偏爱”大概就是如此:

当我同时收到两个人发来的消息,会先回复你的;

别人打十通语音电话都找不到我,你用一个标点就能让我出现。

一条消息,也许会有一万种回复。

最好听的一种,我会留给你。

比如“晚安”这种有特殊意义的字眼,我就不会对除你之外的人讲。

“同样是语音,哪怕你讲得更久,我也愿意花时间去听。”

记得《机智的医生生活》里,有一个早上颂和出诊,

助理问她要不要喝咖啡,去帮她买,颂和拒绝了。

可当好朋友端着咖啡进来后,颂和却很自然地喝了起来。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态度,就是我的态度。

再好的事情,也抵不过一个“我愿意”。

我爸曾说:足够喜欢的人,是永远都不怕麻烦的。

无论是为她在厨房忙一下午,只为一顿晚餐;

还是宁愿绕路,去完全反方向的地方接她。

明知道你动动手指也能查到的东西,却总想着帮忙。

真正把一个人放在心上时,你会觉得他很棒;

也会觉得他是天底下最“笨”的,总是不自觉地操心。

“有些人之所以可贵,就是因为彼此看透也不离开;

因为他知道你的坏,也明白你的好。”

沈梦辰在节目上,当着所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就是杜海涛心目中的唯一。”

要不是有足够的安全感,没有哪个女生会有自信讲出这句话。

偏爱比爱多的,不只是一个字,更是一份安心。

很多人都说何炅的偏爱,都给了快乐家族。

其实从来都是双向的笃定。

维嘉是一个从来都不发朋友圈的人。

但为了何炅的新剧宣传,他破例过一次。

而直至今日,维嘉的朋友圈还是只有那一条。

“爱,因为有差别而厚重。”

成年后你会发现,大多数关系,

都要建立在你努力维系的基础之上。

而个别人,会成为你的特例。

口感一般的食物,和他一起吃就格外美味;

风景普通的地方,和他一起去就特别享受;

淅淅沥沥的雨天,和他一起待着就心情明媚。

承认吧,我们都有一套自己的双重标准。

如果你身边也有一个这样的人,告诉他:

在我这里,你永远享有“特权”。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