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丰盈 人生才明媚

心之助T
原标题:丈夫出轨后,我众叛亲离:男人眼中的明码实价,摧毁了多少女人?
作者:乔木
前不久,我又重温了电影《万箭穿心》。
记得八年前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朋友刚从影院出来,就忍不住跟我吐槽:
“活该!这个女主实在是泼妇本妇!”
事实上,电影讲述了一个强势却悲哀的女性悲剧:
一位泼辣的妻子,将老实本分的丈夫逼至出轨,直至跳河自尽的境地;
十年后,好不容易抚养长大的儿子,在考上大学后,放话要和她断绝关系,还把她扫地出门;
半生奔波,一世操劳,到头来却一无所有。
我们禁不住要问,她到底对家人做了什么,才落得如此下场?

01
我鞭策他是为了他好
但老公却爱上小三
她叫李宝莉,是武汉一个普通的市井妇人。
电影开始,便是李宝莉和搬家师傅讨价还价,像个炮仗。
逮谁炸谁,连对待老公马学武也是一副颐气指使的态度,把老公的面子狠狠的丢在地上踩。
那股子泼辣蛮横劲儿,让搬家师傅都禁不住在一旁用半是可怜半是得意的语气跟马学武说:
“我们虽然下体力,干粗活,但屋里老婆,都还蛮贤惠,那比你过得舒服多了。
我看得出来,在外头啊,你大小也算个干部,你被这样一个女人管一辈子,真的挺可怜的。”
那个时候的我还是个未经人事的小姑娘,和陌生人说话都会结巴脸红。
看着唯唯诺诺的马学武只觉心疼,觉得李宝莉真的是斤斤计较。
但如今工作成家后,却发现自己在某些时候,也活成了李宝莉的模样。
是的,每天一睁眼就是各种开销,钱钱钱,命相连。
房租水电,孩子上学,样样都要钱,有时家里老人咳嗽两声,都会让人忍不住神经紧绷。
对于李宝莉这个看似可恶的女人,我再也恨不起来,只是觉得她可悲又可敬。
可悲的是,她一厢情愿的付出,却让人弃之如履。
1、第一次“万箭穿心”
当她发现老公出轨后,原本打算破门而入,手撕奸夫淫妇的她,却因为一对母子从楼梯经过,孩子叫妈的声音瞬间让李宝莉惊醒。
她想起了自己的儿子,一旦离婚,儿子不是没了爸就是没了妈,
但李宝莉又咽不下这口气,选择了一个报复老公的方式:
匿名电话举报丈夫嫖娼!
然后她在老公工作单位,当着众人的面。
扮演一个宽容的妻子,令丈夫愧疚以对。
占据了道德制高点,明里暗里在家里拿话挤兑马学武。
2、第二次“万箭穿心”
丈夫因为嫖娼牵连,意外下岗,接受不了打击的他,最终选择跳江自尽。
面对闺蜜说她的房子是风水不好,格局是万箭穿心。
但她不信命:“我偏不信万箭穿心,我偏要说是万丈光芒!”
虽然丈夫懦弱没担当,让李宝莉成了寡妇,但她偏不信命。
一个不信命的女人,命运虽然会压弯她的腰,但绝不会让她低下头!
哪怕是老公死了,婆婆怨怼,孩子不解,也依然阻止不了她的决心。

3、第三次“万箭穿心”
丈夫过世后,李宝莉用一个女人柔弱的肩膀在挑起扁担的同时,也撑起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家。
十年来,她都咬牙坚持,儿子也不负所望考上了大学。
当她终于以为自己苦尽甘来的时候,
儿子却拿出马学武的遗照,提出要跟她断绝关系,并且让她搬出去住。
万念俱灰的李宝莉一个人坐在江边,望着不远处的滔滔江水。
做妻子,做母亲,她明明拼尽全力,却最终都一败涂地。
这时候但凡心走偏一点,李宝莉可能也要选择和丈夫一样,跳入冰冷的江水中,一了百了。
可当李宝莉看着江边和自己儿子一样年纪的年轻人灿烂的笑脸时,心里忽然释然了:
不再纠结已经付出的苦、流过的泪,下半生太短,我要为自己而活。
02
本是温柔善良之人
谁愿张牙舞爪变泼妇
前段时间,在网上刷到一个视频:#突然撒娇有多致命#
视频中的女性对着自己的另一半撒娇说:“你今天可以对我更好一点”,以此来看看对方到底有什么反应。
在面对伴侣突如其来的“撒娇”时,有的男性立马求生欲满满的放下手机,并表示“是我做错了什么吗?”
有的男性则是一脸懵逼,但几秒钟后就露出“憨厚老公”的微笑,点头附和,还提出建议:“那我带你去超市买点东西?”
最值得关注的是!
评论区中除了满屏明晃晃的羡慕,剩下的几乎是暗戳戳的抱怨。
“哎,我老公就只会说:哈?我哪里对你不好了!”
“只能羡慕别人家的对象了,我对象绝对会说,你又怎么了?”
事实上,这正好暴露了中国式亲密关系的真相——男人在逃避,女人在焦虑。

咨询室里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女性来访者:“为什么我越想沟通,他越是逃避?”
曾经有位妻子就在咨询室里崩溃大哭。
原来,丈夫背着她,借给表哥三千块,却根本没有和作为妻子的她商量。
妻子偶然发现后,觉得难以接受,钱是小事,但为什么你不告诉我?
而丈夫的反应就是沉默寡言,在妻子一句句的逼问下,才会冷不丁地表示:这本来就是件小事,你至于那么斤斤计较吗?
这是太多中国式婚姻的见证:男人在逃避,女人在焦虑。
你能想象吗?
婚姻中泼辣蛮横,面目可憎的李宝莉,也曾经是个热情爽利的姑娘。
我不知道天下还有多少女人结婚后是这样,是女人太强才让男人越来越弱,还是男人太弱,只能逼得女人无奈变强?
其实,李宝莉的婚姻悲剧源于以下两点:
1。 阴盛阳衰:男弱女强的婚姻模式。
李宝莉虽然是市场卖菜人的女儿,但好歹是个城里人,
而且长相标致,从年轻时就追求者众多。
而丈夫马学武虽然是个知识分子,却来自农村,老实憨厚,
当年追求李宝莉时,甚至跪在地上发誓会一辈子照顾她。
这种出身差异,让李宝莉一直有种优越感,觉得自己嫁给马学武是“下嫁”。
其次,两人的性格也是天差地别,李宝莉精明强悍,万事出头,而丈夫却心和意软,没有什么主意和脾气。
从他们搬家前住的破烂平房可以窥见,他们的生活条件并不好。
而生性要强的李宝莉或许正是被生活的压力“逼”出了一股泼辣劲儿,一毛两毛都要斤斤计较,好维持家里的收支平衡。
而作为丈夫的马学武完美践行了什么是甩手掌柜,要么袖手旁观,要么一味的假大方,装好人,给妻子拆台。
2、依恋模式:男逃女追。
马学武的出轨对象,选择了和李宝莉完全不同的类型。
相较于家里的母老虎,周芬称得上是一朵解语花。
在娇小可人的周芬面前,马学武一改在妻子面前的沉闷无趣,
反而表现得见多识广,侃侃而谈。
但回到家里,面对为这个家操劳一天的李宝莉,他却吝啬地不愿多说一句话。
一个男人对女人的致命打击,或许不是出轨,而是你就在他眼前,他却对你视若无睹。

面对长期的冷暴力,李宝莉愈发歇斯底里,说到底,她不过是想以这种方式来反抗丈夫的无视。
在亲密关系中,李宝莉这样的女人是焦虑型:对男人的行为和变化敏感且患得患失,不满现状,
但面对婚姻的一地鸡毛,试图改善关系却始终不得其法,甚至会把丈夫越推越远;
与之相对的,马学武这样的男人是回避型:对妻子的需求不予回应,面对妻子的质疑总是保持沉默,对当下的亲密关系发展甚至可以说是无作为。
长此以往,婚姻怎么会不出问题?
03
跳出思维局限
人生悲剧或许可以避免
李宝莉的悲惨人生,是那个时代中不被理解的“泼妇”缩影。
她们明明勇敢地扛起生活的重担,想要挣脱命运的桎梏,拼出一个美好的明天。
然而她突破人生困局的方法却总是那么笨拙。
但李宝莉最令人敬佩的一点就在于,无论遭遇了什么样的巨变,她却始终能像咬定青山的野竹一样,坚韧地活着。
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就如同影片结局,李宝莉上了一辆抛锚的小破车,她会气得骂了一句“婊子养的”,然后自己下来,用尽力气,继续推车前进。
这样的好女人,如果用对蛮力,本该有一个潇洒快意的人生。
剧情之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情困局,那要怎么办?
1、懂得相互理解
傅首尔曾自曝,当初和老公刚结婚时,条件不好,她就逼着老公去努力。
老公虽然是个小富即安,知足常乐的人,但为了满足她,一直在想办法进步。
后来有一天,她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过上了想要的生活,可是却很遗憾的发现:老公并不快乐。
“我是一个最有上进心的女人,但我反省自己,我并不是一个好伴侣,他一直在跟着我的脚步走,我却从来没有为他停下来。”
一段婚姻里,“我尊重你”“我理解你”比“我爱你”更重要。
对于焦虑的人,跟回避型的人相处的关键词是“尊重”。
对于回避的人,跟焦虑型的人相处的关键词是“理解”。
不幸的婚姻都是因为她们在做着亲密关系里最可怕的一件事:控制对方,满足自己。
2、尽力匹配爱的语言
婚姻是因为相爱而结合,最舒服的关系里,一定充满了鼓励赞美。
但遗憾的是,绝大多数的伴侣的爱语并不匹配。
比如夫妻间经常会出现以下对话:
老公下班回来的路上,给妻子买了一束花,结果回到家看见客厅乱糟糟的,孩子的玩具也扔了一地。
于是下意识说了一句:“怎么家里这么脏?”
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恐怕是:
“我每天早上都收拾整齐的,但我每天追着孩子后面收拾,你以为容易吗?就知道挑刺儿!你根本不爱我!”
“我不爱你,我还想着给你买花?就会无理取闹!”
实际上,没有人是完美的天生一对,伴侣之间不仅要学会识别另一半表达爱的语言,也要教会伴侣自己爱的语言,鼓励他多用你的语言去爱你,彼此就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比如,妻子可以这么回应:“那我就要把锅甩给孩子了,谁让你有这么个小捣蛋,不过下次你多表扬表扬我做得好的地方,我就更有动力了。你老婆我也是朵娇花,你老挑刺,我就要“枯”了。”
3、先爱自己,成长自己。

夫妻之间,要想长长久久,讲究的是共同成长。
可是不少人在婚后就渐渐迷失了自己,一直在原地踏步,忘记了对自我的追求。
当两人步调相距甚远时,如果一方还是没有输入性成长,甚至反过来要求对方来迁就自己时,那么,距离分崩离析也就不远了。
诚然,在家庭关系中,感受永远比事实更重要。
但是,想被爱,就得先自爱。
一个不断成长,内心丰盈,懂得自爱的人,才可能让爱传递出来。
李雪在《走出剧情》中有段话说得好:
“当我们不再向外寻求自己的生命支柱,
那么内在的力量就会逐渐回归,
热情、创造力、感受力会在我们身上复苏。
到那个时候,我们才有自尊和自由去创造真正温暖有回应的关系。
这是我们对自己生命最大的负责。”
希望每一个女性,都能破茧成蝶,重获新生。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