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女性

成年人的脆弱谁心疼?

新浪医美

关注

原标题:成年人的“算了”,只是委屈自己

作者:末那大叔

《奇葩说》最近有一道争论很大的辩题:

成年人的崩溃该不该藏起来?

当众崩溃是狼狈的,悄悄消化可以维持体面。

可仅仅是为了体面,值得吗?

先讲个故事吧,前几天一位读者凌晨发来消息。

她去年刚刚毕业,原本对未来有着无限憧憬,

结果受疫情的影响,实习计划全部被打乱了。

不甘心就这样回家,于是决定哪怕过得苦一点,也要留在上海。

之后她每天通勤往返就要将近五个小时。

赶上忙的时候,就干脆住在办公室里。

最久的一次,她连着三周没有回过家。

她以为这样撑到年底,就能有一笔可观的年终奖,

拿来把房子续约好,然后底气十足地回老家过年。

结果不久之前,人事通知她,公司正在裁员,名单中有她。

作为补偿,会多给一个月工资。

再三确认后,她在办公室放声大哭。

“我知道我还会有下一份工作,我也知道未来绝不止于此。

可我就是很累很崩溃,想要发泄一下。”

其实我很理解她,被现实接二连三的击打,

根本没有力气再去想办法把委屈和难过藏起来。

因为她也曾经真实地努力过:

在每天下班后,疲惫不堪挤地铁的时候;

当睡觉时间都成为奢侈,只在办公室凑合苟活的时候;

在父母不理解一个女孩子在外打拼有什么意义,

不断催促她回家相亲结婚的时候。

以上的每一个时刻,都让她感到疲惫,

但每次她都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

正如李诞所说:成年人的崩溃,从算了开始。

每一次的隐忍,都使她内心动摇,

最后才彻底掀起了崩溃这场海啸。

都说成年人习惯喜怒不形于色,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因为社会的规训,人们总是藏起真实的情绪。

看似可以顺利地推进许多事情,实际平静之下藏着很多大问题。

上周的今天,一位23岁的男孩,从家中27楼坠落。

他穿着日常的居家服和毛拖鞋,他的父母在厨房准备午餐,

甚至,他还买好了当天下午从长沙回上海的机票。

可悲剧就在午饭前的那一刻发生了。

相比同龄人,他的实习很顺利,刚在元旦前转正,

而且薪水也很可观,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

所有表面的美好,都将这次不幸的发生衬托得毫无逻辑。

可当有人复原他的具体生活,就会发现:

没有任何一场悲剧,是在一瞬间发生的。

而是长年累月的情绪积攒,才让他万念俱灰。

毫无人性的工作时长,令人窒息的公司制度,

迫使他长久以来,一直如机器般不断被压榨。

压垮骆驼的,从来都不是最后一棵稻草。

而是它背上的每一根草,都有责任。

最近看了一部剧:《沉默警报》。

吴秀妍是位心怀新闻梦的女孩,成为记者是她一直以来的目标。

为此她贷款读书,拼命从小地方走出来,进入理想的报社。

前辈们都夸奖她能力优秀,办事麻利,算是有前途的实习生之一。

可毕业院校的门槛太低,最终成为了她无法转正的原因。

知道真相后,她很绝望。

但面对前辈的安慰,她依然有礼貌地回复“谢谢您,最近学到了很多”;

被人拜托帮忙值班,她也如往常一样欣然接受。

最后却独自在冷清的办公室中,写好遗书,走到窗边,一跃而下。

如果那晚她没有藏起崩溃,替同事值班,

而是和朋友出去喝喝酒吐槽一下,

又或者回到家中,吃一碗妈妈亲手煮的面。

结果真的有可能大不一样。

傅首尔说,暴露出的崩溃只是伤痕,而藏起来的才是勋章。

可如果没有继续生活下去的希望,这些勋章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的意思并不是要你遇到困难就抱怨。

而是想告诉你,请不要把崩溃藏起来。

如果真的忍不住了,也可以试着说出来,发泄一下。

要知道,情绪管理并不是指什么委屈难过都往肚子里咽,

而是:相信没有任何一种情绪是不应该的。

生而为人,我们可以崩溃,也需要崩溃。

我创业起步时,遇到一个项目。

如果谈成了,公司就能步入正轨,甚至会由此获得更多机会;

可若没谈下来,团队也许就要解散。

结果对方真的选了另外一家公司合作。

到家后我回房间锁了门,一直睡到晚上才醒,发现我爸坐在客厅等我。

当时已经深夜十二点半了,他什么都没问,

而是带我到家附近的一个公交站,对我说:

“公交车到站会停车,到点会下班,人生也是。

如果累了,可以暂时停一下,不需要一直加油。”

很多年过去,这句话依然能够给我力量。

所以我也想告诉的你们:

崩溃没有你我想象中那么不堪。

相反,崩溃过的人,更懂脆弱;

体会过脆弱的人,才会变得温柔,从而收获更多温暖。

熊浩说工作时的成年人不能哭,因为一颗会哭的螺丝钉会生锈;傅首尔说为人父母不哭,孩子才能说哭就哭。那我告诉你:你也可以放心地做普通人,你的脆弱,爱你的人会心疼。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