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女性

爱情是相互吸引

新浪医美

关注

原标题:99%的女生,都不希望这样被表白

作者:末那大叔 

有些男生到底什么时候能够明白:

告白是表达心意,不是索取关系。

今天一个热搜看得人生气:

#闺蜜拉女孩跑出被表白困境#

某大学,一个男生在操场上用蜡烛和气球,

营造了一个“浪漫”的表白现场。

男生“深情款款”,围观群众反应热烈。

只有女孩手拿鲜花,不知所措。

这时女孩的闺蜜出现了,直接把女孩带离了这个困境。

女孩显然是不情愿的,可男生不懂。

如果不是闺蜜及时出现,这场闹剧都不知如何收场。

可哪怕女孩离开了表白现场,男生依旧不依不饶。

直接在表白墙开撕女孩闺蜜。

说她“多管闲事”,劝她“自重”。

字里行间,突出一个气急败坏。

上一秒当众告白,下一秒表白墙撕逼。

好演技。

当一个人不成熟的时候。

总是迫不及待将自己的喜欢表达出来。

最后往往陷入表演而不自知。

就像“当众告白”这种表达爱意的方式。

精心准备现场,制造出一种深情的假象。

以舆论裹挟对方,让对方下不来台。

站在感情的道德制高点获取一种畸形的满足感和安全感。

这本质上就是一场自我感动,

对被表白人来说,更是一场让人窒息的道德绑架。

《爱的理想生活》里,温如雪在餐厅被男友当众求婚。

围观群众起哄,大喊嫁给他。

温如雪如坐针毡,言语温和地婉拒了他。

可下一秒男友就当着所有人的面指责她:

“你就因为我穷,才不愿意嫁给我。”

周围的人又转头喊起了:

“嫁给他,不要嫌他穷”。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温如雪当时面对的窒息与压力。

就连温如雪的演员殷桃本人,也在微博呼吁:

“遇到别人求婚,不要随意起哄,更不要自我感动。”

电影《谁说我结不了婚》里有一句台词:

“当众表白就是强人所难,

那不是浪漫,而是愚蠢的热情。”

深以为然。

成熟的喜欢有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克制。

克制自己,克制自己情绪,克制自己的表演欲。

甚至克制自己的喜欢。

日剧《四重奏》里,雀很喜欢府司。

可府司已经有喜欢的人了,那个人也是雀的朋友。

雀就远远的看着他们,甚至祈祷他们能顺利发展。

她记得关于府司的一切。

陪伴,系围裙,下扶梯,一起吃饭吃冰淇淋。

唯独把对他的喜欢藏了起来。

“喜欢到忘记对他的喜欢。”

这才是真正的喜欢。

你可以在内心挣扎,夜不能寐辗转反侧。

也能像关羽千里走单骑一样一腔孤勇。

但终究不能强求对方和你一样“壮怀激烈”。

如果对方没有怀揣着跟你相似的心情。

是无法承载住你山崩地裂的情怀的。

我们终究要明白,如果不是双向奔赴,

任何表达爱意的动作,大多是徒劳无功。

身边一个朋友,最近向别人告白了。

对方先是礼貌地婉拒了她。

她却提出可以等他喜欢上她。

于是对方用稍显直接的方式回答了她:

“如果我喜欢你的话,不会等到你跟我表白的。”

其实,真正双向奔赴的两个人,是不需要说“我爱你”的。

真正心意相通的两个人,也不用大张旗鼓地表白。

如果你喜欢的人,怀揣着跟你相似的心情。

你们会有一种自然而然的默契。

或许是过马路时,你小心牵起她的手,而她没有拒绝;

又或许是当你看向她时,她也正好在看你,目光汇聚,相视一笑。

你们不需要全世界当观众,为你们的爱情欢呼雀跃。

在彼此眼神和内心的电波流转之间,关系就水到渠成地缔结。

不说爱你,可又全是爱你。

所以,无论男生还是女生。

我都不建议面对感情时,偏执于表白这个动作。

表白或许在仪式感上有些许的意义,

但任何形式的表白都不会对感情有促进作用。

它只是在一起之后的用心纪念,

而不是追求一个人的冲锋号。

如果,真的喜欢一个人,

自己先要成为一个独立,有价值的人。

因为这样,才能真正学会去爱一个人。

爱情,是相互吸引,是志趣相投的同行。

绝不是追逐和依附。

我们共勉。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