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女性

爱情里要有正确的心态

心之助T

关注

原标题:学会这3个女王心态,爱情里无人能伤你

作者:卢悦心之助

很多人跟我哭诉,明明知道情绪用事对挽回没有什么用,可还是忍不住去死缠烂打。

等“一哭二闹”完了,对方也被逼走了,才开始后悔没有冷静下来好好计划一下。

而且事实好像是,越刻意想要冷静,就越不能自控。

甚至还有的姑娘说:

“每天都要靠喝酒来麻痹自己,如果哪天没有喝到烂醉,根本就睡不着。”

在这种状态下,别说去挽回了,连冷静下来好好去规划都没有办法做到。

说一千道一万,分手后的负面情绪,才是挽回路上的最大障碍。

过了这道关卡,剩下的也就都好克服了。

如果你也在失恋这件事上很迷茫,那么就听我来跟你分析分析这件事。

失恋了为什么痛不欲生?

1、分离焦虑

我有一个来访,她失恋以后,情绪非常失控。一开始她还有前任的联系方式,疯狂地给对方发微信、打电话,求对方回来。

后来前任受不了这种压力,把她拉黑了,她就跑到前任家里去闹,问为什么要这么绝情留她一个人?

前任逼得没有办法,只好搬家了。

很多人听了以后,可能会觉得这个来访这么疯狂地跪舔、纠缠,也太没有底线了吧。

但如果我们往深里去了解的话,就会发现,这个来访在3岁那年,父母白天都要打工,她有一大半时间,都是被锁在家里的。

长时间看不到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人回来,她觉得自己被整个世界都抛弃了。

这个就是早期童年经历带来的创伤体验。

我们小的时候,如果父母要跟我们分开,比如要出门上班、想把我们暂时寄养在亲戚家等等;

没有采取正确的态度,很容易让我们陷入恐惧的状态中,形成分离焦虑。

进入恋爱关系后,恋人成了我们情感上的重要他人。

分手时,我们的安全感受到了威胁,内心深处的创伤体验被激活,新旧情绪一起爆发,也就会觉得更加痛苦。

2、灾难化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曾经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做“灾难化思维”。

它指的是,当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时,我们会觉得,一定有严重的后果发生,甚至一切都要完蛋了。

在我的咨询中,我发现很多人失恋以后,习惯性地把结果灾难化。

我有一个学员,她失恋以后天天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吃不喝,家人着急得不行。

后来找到我,我问她:

“你觉得,分手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她想了想:

“分手以后就一个人了。”

“一个人怎么了呢?”

“再也找不到这么爱的人了,我可能一个人孤苦到老。一想到这个场面,我就很崩溃。”

如果我们总结一下她的整个逻辑,其实是:

分手→一个人→再也遇不到更好的人→孤独地老去。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灾难化思维”,这种思维对她的情绪影响,其实远远大于失恋对她的影响。

一般来说,“灾难化思维”常见的表现:

(1)放大自身的错误或恐惧的情绪,并且夸大它们的重要性和灾难性的后果。

(2)过低估计自己应对消极后果的能力,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应对任何挫折。

如果你有这两种表现,那么你可以反思一下,是不是陷入到这种“灾难化思维”的怪圈里了。

3、戒断反应

戒断反应,简单来说,就是停止用药以后出现的生理现象。

比如说,喝酒的人,在戒酒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兴奋、失眠,甚至癫痫发作等症状。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失恋启动的大脑机制,和戒烟戒酒是一样的。

只不过区别是,喝酒的人知道自己是有瘾的,但是失恋的人不知道。

有研究扫描了谈恋爱的情侣的大脑图像,发现爱情成瘾和吸毒成瘾之间的神经影像是重叠的。

进一步证实了,失恋也是有戒断反应的。

所以失恋以后,即使两个人不是那么相爱,也会因为戒断反应出现一些不舒服的感觉,这些都是正常的,你要能科学地去看待。

怎么摆脱痛苦情绪

如果你觉得分手后痛不欲生,我可以给你几点建议:

1、建立“反灾难化思维”

前面说了,在分手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把现状给灾难化,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应对失恋后的种种状况。

那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认知重构”来跳出“灾难化思维”的陷阱。

具体可以分三个步骤:识别-质疑-取代

还是前面那个例子,比如说,“分手以后觉得自己一个人,再也遇不到更好的人,会孤独地老去”,那么我们怎么用这三个步骤跳出思维陷阱呢?

(1)识别“灾难化思维”

当“灾难化思维”出现的时候,我们常常会陷入到消极的“如果……怎么办”中。

我们可以通过与积极的“如果……怎么办”相比较,来平衡“灾难化思维”。

消极:

“如果我以后要一个人看电影了,可怎么办?”

积极:

“如果我以后要找不同的朋友看电影了,该怎么办?”

(2)质疑“灾难化思维”的正确性

前面,我们已经写出了一条积极的思想和一条消极的思想。如果积极的思想仍然不能让你跳出灾难化;

那么我们可以再用第二步的方法,质疑“灾难化思维”的正确性。

想法:

“如果我以后要一个看电影了,可怎么办?”

质疑:

“谈恋爱以前的时候也是一个人,不也好好的吗?”“你是没有朋友吗,为什么会一个人?”

(3)用更符合事实的想法取代“灾难化思维”

想法:

“如果我以后要一个看电影了,可怎么办?”

取代:

“我可以找几个朋友一起去!”“在家里看投影仪也不错哦,还不用出门!”

摆脱“灾难化思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反复练习这三步,逐渐摆脱“灾难化思维”,让情绪恢复稳定。

2、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

(1)你没有想象的那么悲伤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心理学副教授伊斯特维克(Paul Eastwick)和西北大学心理学管理系教授芬克(Eli Finke)共同发现:

人们预测的崩溃程度要高于分手后的真正感受。

而且,刚分手后的真实痛苦程度与预测的分手后两个月的痛苦程度相当。

一开始的前一周,你可能会痛不欲生。

慢慢地,你会发现,跟朋友出去嗨一嗨,好像也可以接受;

自己出去爬个山,好像也没有那么难过了。

(2)情绪都有一个循环周期

德国专家Ulrish Sollmann教授把情绪循环周期分为两段:前半段为情绪下降递减周期,后半段为情绪上升增长周期。

我们可以通过掌握情绪循环图,来认识失恋后的情绪变化,从而及时调整悲伤情绪,让自己稳定下来。

在情绪下降周期所体验到的情绪变化有:

恐惧(愤怒)—指责—无助—无力—悲伤;

在情绪上升周期所体验到的情绪变化有:

感到被支持—希望—渴望—需要—愿望(兴趣)。

那我们如果感觉悲伤到无法呼吸,其实已经到了情绪的底部了。

就好像是爬山一样,到了谷底,接下来就是上坡了,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所以一方面,你要给自己一点积极暗示,告诉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另一方面,要给自己一点消化情绪的时间。

3、给情绪一个出口

(1)身体觉察练习

世界心理卫生组织指出,70%以上的人会以攻击自己身体器官的方式来消化自己的情绪。

比如,很多人失恋后会高烧不退,疲惫无力,心律不齐,爆痘等,这些就是我们的情绪在攻击身体。

因此,我们处理情绪的第一步,就是进行身体觉察练习。

步骤:

1)找一个安全的环境,缓慢而平静的做1-2个深呼吸(1-2分钟)。

2)觉察你的呼吸,包括你身上每一个细胞的呼吸,上自头顶下至脚心(1-2分钟)。

3)感觉身体每个部位的动作和能量:动脉、静脉、肌肉、血液、器官、脑、骨头和皮肤,特别是不舒服的部位(1-2分钟)。

(2)确定情绪

很多人失恋以后,跟我说,“我好难过啊~”“我心里好难受啊~”可你要是问她,到底是哪里难受,什么感受,她是说不上来的。

同样是失恋,有的人很生气,有的人很难过,有的人变得木讷,有的人变得愤怒,是有很多种不同的感觉表达的。

这个时候呢,我们可以用一些描述情绪的词汇,来描述自身的感觉。

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去网上搜一下萨提亚家庭研究院发布的500个情绪词汇。你可以根据你的情绪,用准确的词语把它描述出来。

(3)评估

这一步,主要是评估自己对这种情绪感受如何。我们可以从1-10分给自己的情绪程度打分。

比如描述生气的不同程度有:不开心、生气、愤怒、勃然大怒、暴跳如雷。

你觉得自己很愤怒,可以打6分,觉得勃然大怒可以打8分等等。

(4)行动

在我们评估完情绪以后,就可以采取一些手段来排解情绪。

心理学家认为,自言自语可以缓解压抑的情绪。

分手后,我们可以采用“空椅子技术”来排解自己的情绪。方法很简单,你只需要准备两把空椅子就可以了。

我有一个学员,在做这个“空椅子技术”之前,态度十分敷衍,觉得不就是两把椅子吗,能有说得这么玄乎?

那其实,椅子只是一个象征性的符号,它也可以是沙发、垫子或者其他的什么,只要能代替我们心目中的那个“他”就可以了。

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毫无保留地说出来。

你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进行操作:

①选一个安静的不被打扰的房间,然后搬两把椅子放在房间里。

②先站在两把椅子中间,说一下两个人分手的场景、缘由。

③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对他说出自己愤怒、委屈、悲伤等。

④离开自己的椅子,坐在他的椅子上,扮演他的角色。

⑤以他的口吻说出他想说出的话,说出他的想法与感受。

⑥再回到自己椅子上,回到自己的身份,回应他的想法和感受。

“空椅子”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告别仪式,通过这个仪式,你可以给自己一个跟前任、跟过去的自己告别的机会。

等我们宣泄和告别完成后,心里能腾出新的地方了,才能有机会重新捋清这段关系。

空闲的时候,你可以去操作一下,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后我想告诉你,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

那些哭着喊着“分手了没法过”的人,最终都还是活得好好的。

在他们走出负面情绪以后,有的人跟前任复合了;

有的人开始了新的恋情,还有的人,重心转移到了事业上面,开始了新的人生。

他们都过得很好,我相信你也可以。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