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女性

什么是最好的婚姻关系?

新浪医美

关注

原标题:“钢琴王子,你变了”

作者:末那大叔

曾经的“钢琴王子”郎朗,如今已为人夫。

卸下演奏家的美誉,走到生活里。

大家才发现,从前误解了他那么多年。

印象里的郎朗,总是与钢琴为伴;

他有敏锐的耳朵,宽大的手掌,和与生俱来的节奏感。

3岁正式从师学琴,5岁在沈阳当地办公开独奏,9岁拿全国第一。

2007年,郎朗登上中国福布斯名人榜,又将关乎古典音乐的国际大奖拿了个遍。

每逢出现,他总是西装革履;

弹起琴来,也总是沉浸到有些“疯魔”的模样。

大家都觉得,这样一位古典乐演奏大师;

必定会娶一位同样优雅的女孩,过着相敬如宾的生活。

而吉娜的出现,则是一场戏剧性的翻转。

从成长经历来看,吉娜和郎朗很般配。

吉娜是德韩混血、德国新生代美女钢琴演奏家。

4岁学琴,15岁就举行了第一场钢琴独奏会,精通至少5国语言。

同为钢琴家的他们,共同语言特别多。

可就在大家觉得,两个人会过着神仙眷侣的生活时。

郎朗却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

“我们就是一对普通东北夫妻。”

离开钢琴的郎朗,一点没有艺术家的气质。

参加真人秀时,他满口的东北味普通话;

脱下西装领带、换上T恤短裤;

他躺在藤椅上,俨然一个“东北大爷”。

在和妻子吉娜相处时,他也把东北人的幽默发挥到了极致。

哄吉娜吃酸菜,他张嘴就来:

“贝多芬、拉赫玛尼诺夫、巴赫……

那些伟大的作曲家,不都爱吃酸菜吗?”

给吉娜表演踢球,他嘴上说:

“跟你说,我踢球老好了,之前还练过……”

结果一脚过去,直接踢歪了。

两个钢琴演奏家“走下神坛”后,就像一头扎进了玉米地里。

吉娜放着五国语言不说,跟郎朗学会了东北话。

张口就是:

这风吹的呜呜的,你说话嗷嗷的;

这质量杠杠的,忙的叽里咕噜的。

郎朗呢,则变身为吉娜的专属捧哏、跟班。

吉娜穿裙子出门,他拿着外套跟了一路;

像个老父亲似的,生怕她冻着。

吉娜下厨煮面条,结果做出来清汤寡水的,看着毫无食欲。

郎朗却一口气将一大碗白面吃得一点不剩;

还意犹未尽地,直夸妻子手艺好。

吉娜不熟悉电磁炉的操作,摆弄了半天;

结果温度还是忽高忽低,惹得她开始生闷气。

郎朗就守在旁边哄她说:

“你看这电磁炉温度,渐强渐弱,停一下起一下;

像不像德彪西的音乐,还挺有韵律。”

吉娜瞬间笑了。

有人说:

论外表,郎朗配不上吉娜;

她又美又年轻,郎朗则中年发福。

论才华呢,吉娜又配不上郎朗的音乐造诣。

可两个人在一起,分明是那么和谐般配。

事业上,两个人有很多共同语言;

生活里,又可以拉着彼此一起玩闹。

你不嫌弃我土,我不嘲笑你笨。

就像吉娜对郎朗的深情表白:

“全世界没有一个人像你,能让我笑得这么灿烂。”

好的伴侣,就是我明明可以过着高雅精致的生活;

却心甘情愿和你一起,到苞米地里掰玉米。

原因无他,因为开心,因为是你。

回顾我身边那些婚姻幸福的夫妻;

无论在外面有多风生水起,回到家都是另一副面孔。

像我发小“张总”,自己管理者上百人的公司,经常应酬;

但却总是吃个半饱,回家再吃老婆下的面条。

对下属从不多说一句废话,对老婆却是叠字狂魔:

“吃饱饱,睡觉觉,午安安。”

私以为,看一个男人的本事,不仅要看他的事业;

还要看他对老婆的态度和温度。

哪怕是霸道总裁,在喜欢的人面前,也会成为小绵羊。

为什么有些老公一结婚就不酷了呢?

“因为他锋芒对外,温柔对你。”

知乎上有个问题:什么是最好的婚姻关系?

高赞回答是:

你的笑话她会笑,你说的梗她能吐槽。

我想郎朗和吉娜就是这样的夫妻。

表面上看,他们都在撕碎对方的“高雅人设”;

实际上,却是把关系往更为亲密的地方带。

在最真实的彼此面前,两个人都不需要端着姿态。

郎朗曾说过:我做什么都要第一名。

这是他天生的好胜心,和对艺术的执着。

但放到婚姻里,他聪明地把这个优点丢了出去。

他愿意承认,他是配不上吉娜的;

也愿意放下所有赞誉,给吉娜当跟班。

如果你问郎朗,他是不是真的很爱吉娜。

我想这个男人,不会甩出什么山盟海誓的壮语。

而是用吉娜最喜欢的东北话说一句:

“凑合过呗,还能离咋地。“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