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自己的价值

新浪医美
原标题:一个人变得不想说话,也不愿跟人来往,往往意味着三件事
作者:北叔
来源:北叔有约(ID:beishu2016)
《寒风吹彻》中写道: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
年纪渐长,经历愈多,慢慢意识到,人生除了自己,别人都是匆匆过客,谁也靠不住。
于是变得越来越不想说话,也不愿跟人来往,开始集中时间和精力追求自己所想,不在人情世故中沉浮,也学会藏起内心的创伤。

从喋喋不休到沉默不语,从懵懂无知到通透成熟,一个人的改变不是突然发生的,独来独往,远离热闹,往往就意味着这三件事。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不想浪费时间和精力
年轻时,热衷于社交,能说会道只为维护好人际关系,心里也藏不住事,逢人就说,遇事就吐槽,却发现说得再多,问题不会迎刃而解,反而消耗了自己。
后来才明白,与其浪费时间向别人倾诉,得到几句敷衍的回应,不如用这些时间去追求自己的想要的,做更有意义的事。
就像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的克里斯,在穷困潦倒的时候,他没有逢人就诉说不幸,而是咬牙挺过难关,在凡事倒霉的时刻,他没有解释抱怨,而是调整心态继续讨生活。

大家都不看好他要当一名股票经纪人,他没有反驳,在巨大压力之下,仍旧奋力追梦前行。
他没时间在意别人的看法,把所有气力放在孩子和工作上,终于扭转命运正式成为股票经纪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独自含泪鼓掌。
时间宝贵,不能白白浪费;精力有限,不能随意损耗。
真正的智者,懂得把嘴巴闭上,把精力留给自己,在默然独处的时间里,自我探索,暗自承担,活出自己的价值。
一个人突然变得不想说话,也不愿跟人来往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意味着他变得成熟活得清醒了,内心也变得比以往更强大了。
认知和心智超过周围的人
明白多说无益
有句话说:
“人一旦看透了就会变得沉默,不是没有与人相处的能力,而是没有了逢场作戏的兴趣。”
与人相处,思想在同一层次,认知在同一水平,才能有说不完的话题,有聊不完的事情,否则,费再多口舌都没用。
在热播剧《爱的二八定律》中,老板娘唐伊慧每次出场都是八面玲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看似热情又能干,但并未得到客户真正的信任。
相比之下,丈夫金城就稳重可靠很多,对于高调的客户总能一语中的直击问题核心,遇到困难也是当机立断做好部署,少说多做,比起妻子的舌灿莲花,客户更相信他,同行更敬佩他。

人浮于世,滔滔不绝是本能,话不多说才是智慧。
看透了人际交往的本质,越来越明白最舒服的关系就是三观一致、同频共振,明白你的人无需多言,不认可你的人多说无益。
认知不同,不必争辩,层次不同,无需较劲,专注于自己的行动,深耕自己的能力,才是明智之举。
当一个人变得不愿多说,不强融不合群的圈子,那意味着他领悟了人生真谛,不在别人嘴里沦陷,只在自己心中修行。

内心受过创伤和打击
再也不愿敞开心扉
人一旦有了无法言喻的伤痛,若没有及时排遣负面情绪,治愈伤口,尤其是没有得到身边最亲的人接纳和理解,很容易心中郁结。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这本小说,想必很多人都看过,这不是一个唯美的爱情小说,而是心疼到滴血的真实故事。
小说中的女孩房思琪在13岁那年,被人面兽心的老师强暴了,听话的思琪不懂反抗,但也不想顺从,她鼓起勇气想告诉妈妈,试图探探口风说:“听说学校有个同学跟老师在一起。”
但妈妈的回答是:“这么小就这么不正经。”
从此思琪不说话了,并且决定一辈子都不说话了,只能继续忍受伤害和屈辱,这个活泼的女孩之后心理崩溃,抑郁成疾,始终走不出阴影。

张小娴曾说:
“沉默是无法掩饰的失落。”
深以为然。
生活中的一些人,遭遇过重大创伤和不幸,或是被无情打击过,因此关闭了心门,不再轻信任何人,不愿再对谁敞开心扉。
深知人心复杂难测,也明白世上没有感同身受,与其揭开伤疤把心事诉说,被人嘲弄,还不如默默隐藏,独自承受。
一个人变得不想说话,也断绝与人来往,也许她的内心充满无助和煎熬,往往意味着她想把自己封闭起来,避免再面对新的伤害。

人们常说,群处时守住口,独处时守住心。
当我们发现身边的一些人变得不爱说话,也不想跟人来往,不必追问或诧异。
他们只是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的事上,不想多说;只是有了更深的认知,明白多说无益;又或是受到了重大创伤,害怕诉说。

生命之中,人来人往,等经历一些事后,我们终将明白,淡然处之,自己亦是风景。
作者:北叔。来源:北叔有约(ID:beishu2016)都市女性全方位成长平台,有婚姻情感问题,关注北叔,给你答案!每晚九点,我们不见不散。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