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女性

无忧追梦人:职场女性如何崛起?

新浪医美

关注

杨天真、龙飞律师、张大碗子……经常刷短视频的人,对这些女性博主一定不会陌生。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职业发展、婚姻经营、自我成长等一系列社会议题愈发受到关注。一批聚焦女性成长的自媒体博主进入大众视野,成为收获众多粉丝的意见领袖。

关注女性成长这一赛道,从市场研判的角度来看,增长空间巨大。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她力量”迅速崛起,“她经济”随之拥有更多消费市场价值。CBNData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女性消费市场便已超过10万亿。

高消费意味着高需求,看好赛道的后发潜力,抖音知识服务型主播、专注“向上社交,女性圈层”的向上研修院创始人例子姐果断入局,和她的闺蜜们(例子姐粉丝被称作“闺蜜”)一起寻找向上生长的力量。

向上社交的践行者

例子姐原名张卉。一头黑色大波浪、身披一件米白罩衫,初见她,便能感知到一股强大的气场。在常人眼中,例子姐自身就是一位实践向上社交的典型案例。

今年43岁的例子姐出生于河北三线城市的普通家庭,凭自身努力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她做过出版社编辑,在奥美公关服务过世界500强企业,当过传媒集团百亿身家老总的助理,进军了影视圈、传媒圈,又成为爆款节目的制作人,如今成为资产超千万的女性创业者。

一路上,例子姐看似好像拿了爽文的大女主角色,不断过关斩将,成为自己人生的标杆。有人拿她与杨天真相比,认为单从能言善辩这一点上,例子姐比杨天真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实际上,个中酸甜苦辣,只能靠她自己不断消化和总结,“我从来没有看轻过自己,但是看轻我的人太多了。”她坦言自己经历过创业时被数名彪形大汉围堵在办公室,也真实地体验过工作中因性别而被不平等对待。

“女性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都会遇到这些问题。重要的是,我们要以何种态度去面对它们。更重要的是,我们选择与什么样的人同行。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有没有人脉来加持和赋能你。”例子姐说。

她逐渐找到一种可以让活得更加清晰的方法,那就是与优秀的人对话、交往。她直言,十多年来,自己身边社交圈都是优质人群,在和他们的交往中,自己知道他们做对了什么才拿到现在的结果,也知道向上社交对于普通人破圈跨跃阶层的重要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才不辜负自己的努力。

何为“向上”?她解释说,向上即是关注自我体验,拓展属于自己的交际圈层,不断提升自身价值。“向上,从来不是趋炎附势。”例子姐重复了很多次这句话。

在她看来,向上是一种生命的状态,是对自我的一种尊重,“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相较于昨日,你能感受到自己每天都在变得更好、每天都会感受到新生。当从小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自我会变得更加有力量,也更有能量去庇护树荫下的小花小草。”

通过自身经历,到如今持续关注着女性的自我成长,例子姐想传达的态度是,真诚地、谦逊地向优秀的人学习,并且永远、永远不要停止。

关注女性成长背后

自媒体兴起之前,女性寻求交际的圈层被时空限制,自媒体的到来打破了这一阻碍,一大批女性博主迅速成长起来。当传播的边界被不断消弭,任何一种声音都尤为可贵。

2020年,例子姐接触自媒体,2022年,她加入无忧传媒,正式入局知识服务圈,成为“向上社交”的代言人。

“成长这一课题的学习往往是碎片化、缺乏系统性的。”在她看来,女性成长领域的自媒体赛道中,关注女性情感的(账号)较多,而关注职场女性的自我成长几乎是一片空白,“男性在职场中的进阶是有打法和圈层的,而优秀的女性尽管越来越多却独自精彩,属于女性的社交圈层文化之前几乎没有,但是我们知道我们都在寻找彼此,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圈子。”

从传统传媒业到自媒体,例子姐与受众的距离在一点点缩短,从每天成百上千条的留言和私信中,她读到了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面临着诸多职场成长的困惑。而回答这些困惑的人却是稀缺的,这让例子姐内心更加坚定“girls help girls”的想法。

投身自媒体后,例子姐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看到了不同的人生。“我收到了成千上万的咨询,有被家暴的,有毕业之后很迷茫的,有宝妈重返职场找不到自己位置的,有老公出轨不敢离婚的……我能感受到她们想要改变现状的意愿,却又不知从何做起。”例子姐说。

不管是人在低处,还是深陷泥潭,面对一只向你伸来的手,能做的便是紧紧握住。这种相逢于微时的情谊尤为坚固。

送出那把“觉醒的钥匙”

在例子姐的私域群里,她更喜欢称粉丝们为闺蜜,闺蜜们的年龄层覆盖很广,从二十出头的学生到六十几岁已经退休的阿姨。她给予的情绪价值像根细密而结实的鱼线,串联起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处境的女性,甚至也有男性。

让她欣喜的地方在于,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关注自身成长,而她和她的向上研修院则为超过20000个闺蜜送出了那把觉醒的钥匙。最多的时候,她一天直播了七场,每场下来都意犹未尽。

一名大学毕业刚刚参加工作的女生问例子姐,跟大佬沟通,怎么才能不社恐、不发怵?例子姐告诉她,透过大佬的光环回归到一个人的基本面,寻找和大佬共有的情绪,从而破除心理上的恐惧,迈出向上社交的第一步。

当宝妈纠结于家庭与事业的平衡,例子姐拿出自己的亲身经历,佐证事业对女性的不可或缺,而关乎家庭中的陪伴,她更倾向于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在不同的社会角色中进行转换,意味着从一种身份中短暂抽离,从而得到休憩。

六十多岁的退休阿姨在直播间向例子姐留言,声称在她身上看到了年轻时那个同样敢拼敢闯的自己。例子姐暖心回复,岁月从不败美人,年轻有年轻的姿态,老年也有老年独特的优雅和从容。

“如果自己把自己当病人,那求的全是药;如果你把自己当成学生,求的就会是方法。”看待闺蜜群,例子姐更喜欢把大家看作抱团取暖的同道中人,只不过有人会一时陷入迷茫和困惑中,“我要做的就是帮助大家看到自己身上被遮住的光芒,让她们更加自信、更加充满希望。”

风起于青萍之末,当被问及是否想去改变社会上对女性的一些固有成见时,例子姐给出的答案则是,直接改变一个人的观念很难,当自身拥有了足够大的能量,偏见就会不攻自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