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女性

不演古偶的她 这次赢了吗?

新浪医美

关注

原标题:不演古偶的她,这次赢了吗?

作者:新浪娱乐

《繁花》,响了。

筹备三年、多次重拍,由王家卫执导的剧版《繁花》千呼万唤始出来。

早在开播之前,关于《繁花》的各种小道消息就常出现在热门首页;终于开播之后,观众对这部剧的评价也褒贬不一:不喜的观众把它《小时代》并列,喜欢的观众恨不得逐帧分析。

尽管对剧情的评价不一,但在“美”这件事上大家想必可以达成共识。

《繁花》原著中曾用花来喻女人,各种各样的女性角色给读者的印象尤为深刻。这样的剧作底子碰到了尤擅拍美人的王家卫,更能明显感受到导演在每个镜头中对女演员气质的挖掘和雕琢。

马伊琍饰演的夜东京老板娘玲子,八面玲珑、精于盘算,一开口就是上海女人特有的腔调,千娇百媚又绵里藏针。

辛芷蕾则几乎是遇上了自己的“人生角色”,李李是黄河路上的“外来者”,连带着演员在《繁花》中的美也侵略性十足。

唐嫣饰演的汪小姐,既是浦西明珠,也是上海小囡,一身红衣加大波浪,是九十年代专属的蓬勃和明媚。

令人颇惊喜的是,《繁花》不光拍出了唐嫣的美,更贡献了一个鲜活立体的角色。曾经一度囿于傻白甜角色类型的她,似乎终于找到了演技的正确打开方式。

《繁花》开机于2020年,当时唐嫣37岁,剧中汪小姐虽未给出明确的年龄信息,但左不过二十多岁。能把汪小姐这个角色诠释的不让人出戏,本身就有一定挑战性。

刚出场的汪小姐,说话做事都风风火火,为了宝总的生意四处奔走,有涉世未深的“莽”,也有那个年代身为白领阶级的自信张扬。

为了体现汪小姐的娇憨,唐嫣在表演上借助了很多小动作来增加人物的鲜活灵动——

生宝总的气,托脸撑在吧台,眼神望向宝总,余怒未消但已经是娇嗔模样;

看到讨人厌的魏总,上一秒还满脸堆笑,下一秒嫌弃已经溢于言表;

阿宝约她在和平饭店跨年,嘴上说着“不一定会去”,动作却已经开心到捂脸。

玲子世故,李李神秘,明媚赤诚的汪小姐是《繁花》里最亮的一抹颜色。

剧情更新至中段,师父金花之前的评语“没吃过苦头”应验,汪小姐开始走自己的成长线,唐嫣也贡献了两段演技高光。

一场是被同事举报受贿,汪小姐面对组织部的调查据理力争,眼睛里全是硬刚的满腔怒火;

连最亲近的师父也不听她的解释,对汪小姐的打击显然更大,这时候她比起愤怒更多了委屈不甘,眼睛里也隐隐有了泪光。

另一场戏是被下放到工厂之后,曾经身边总是很热闹的汪小姐独自坐在屋顶吃冰棒,也是在逼自己沉下来、冷下来,

末了深呼吸几口为自己打气,已经吃过苦头的“小汪”已然比光鲜明亮的“汪小姐”又多了份韧劲。

如果说前几集中的是在给汪小姐“定调”,那这两场戏无疑为这个人物赋予了更细腻丰富的质感。

对比此前在各种古偶、现偶中被评价“程式化演技”“表情木讷”,这次唐嫣的表现不能说是脱胎换骨,但也足够让人眼前一亮。

王家卫调教演员最有名的例子,当属《旺角卡门》中的张曼玉。港姐出身、出道后总是演花瓶角色的张曼玉在《旺角卡门》中一下子有了动人的神韵,此后表演就像开了窍般一路开挂,直至站上华语女演员的巅峰。 

而这次唐嫣在表演上的进阶首先要归功于王家卫冒险选择了“沪语拍摄”,普通话版由演员后期配音。对于土生土长的上海演员们来说,用家乡方言拍戏更有亲切感,也更放松。

唐嫣就在采访中表示用沪语会很快进入状况,拍摄中途甚至担心会不会不像在演戏。

借用演员陈龙的话来概括这二者之间的差距,“普通话是演戏,上海话是生活”

其次,剧版汪小姐的人设和原著中相差较大,经由导演和编剧改动过的汪小姐和唐嫣本人的经历、性格都更为贴近——

家境优越的上海姑娘、一路顺风顺水的长大;剧里的汪小姐是上海滩的初代高级白领,剧外唐嫣的妈妈也曾在90年代从事白领工作。

跟唐嫣已经N搭的胡歌盖章“小汪更像生活中的唐嫣”:

最后,《繁花》这样的重量级作品,演员的投入程度当然也会有所不同。

主观上,唐嫣在采访中谈到,初入剧组时,难以置信自己能成为王家卫作品序列中的一分子,忐忑又紧张,“太想演好了”;中间也一度经历心态崩溃的瓶颈期,经过导演指导后才慢慢调整过来。

客观上,《繁花》拍了三年,三年中唐嫣没有接过任何其他戏,还曾因此招致花粉不满。这样的拍摄周期和演员所付出的心力,理应交出一份更漂亮的答卷。

现在的结果证明,唐嫣的选择是值得的,“汪小姐”有望成为她演艺生涯中继紫萱、赵默笙之后新的代表角色。

《繁花》的讨论度一路走高之后,内娱老番“咖位排序”又有了新的论调——

从去年五月份杨幂回应《哈尔滨一九四四》的番位之争,到唐嫣的“三年磨一剑”,舆论场上经久不衰的话题“八五花”似乎纷纷在事业选择上做出新的转向。

何处是下一个“弯道”?谁能率先“超车”?

不如赏完“花”再说吧。

本文转自“新浪娱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