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低龄化:问题不在脸,而在审美和价值观
(文章来源:劲彪新闻客户端)
近年来,美容整形行业快速发展,其中,青少年群体正逐渐成为医疗美容行业的主要消费人群。全国人大代表王馨在走访调研中发现,由于当前我国青少年群体辨识能力差、风险意识不强、身心发育不健全等因素,以及医疗美容机构鱼龙混杂,因医疗美容造成的身心伤害事件呈高发趋势,给青少年和家庭、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3月8日《中国妇女报》)
整形低龄化已是个不争的事实。据此前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统计,我国有800万以上的人进行过整形,30岁以下的占比约为80%,其中学生群体为主流。不仅如此,新华社去年有报道称,暑假里,不少青少年都进行了外貌上的“改造”,而且不但他们自己痴迷追求完美的外貌,不少家长也盲目跟风,带孩子“动刀”。
整形低龄化,主要是源于审美异化。本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尤其在多元化的社会语境下,审美取向应是“各美其美”,环肥燕瘦各有各的欢喜,但不知从何时起,大眼睛、双眼皮、高鼻梁、尖下巴等成为“美”的主要标准,显得一个人唯有长成这样,才能叫“美”或“帅”,审美病态化显而易见。
如果说追求“网红脸”折射病态审美,那么把“网红脸”和成功、幸福等联系起来,更是病得不轻。不可否认美丽也是一种资本,可要知道,决定一个人走得多高、多远的是努力、能力、意志力等内在因素,颜值往往只能锦上添花,特别是当这种“美丽”可以复制的时候,更是变得廉价。所以,一些家长竟然还盲目跟风带孩子“动刀”,可见不只一些孩子,甚至一些成人的价值观念也出了问题。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能够理解每个人的爱美之心,美容整形技术发达之于有生理缺陷的人来说,更无异于一种福音。然而,选择整形与否,还是要慎之又慎,三思而后行,青少年尤需如此。原因不只是整形有风险,整形失败的后果通常令人难以承受,更在于审美观念是随时代发展而变化的,今天“网红脸”代表“美”,明天可能就不“美”了,而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不断地提升内功才是永恒。
从社会治理层面来讲,扭转整形低龄化的趋势,矫正背后的病态审美取向,亦离不开媒体舆论对年轻人审美的引导,让人们树立起健康的审美理念;家长和老师亦要肩负起教育的作用,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不能盲目从众;公共部门则要强化监管,那种没有资质、存在安全隐患的整形机构,应及时取缔。唯有多方协同发力,整形低龄化现象才会得到有效遏制。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医美(微博)
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