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网友只爱“高瘦白幼秀”?!

更美网
(来源于微整形平台“更美APP” )
前段时间网上有人评娱乐圈丑帅男明星,邓伦、张若昀、金瀚纷纷被cue,《请回答1988》里的狗焕更是被大家赞上了超前位置。

连居老师都被艾特了是怎么回事???

这个“丑帅”不是说他们不好看,而是说他们五官虽然没那么精致完美,却靠着自身实力、人格魅力征服了很多粉丝,从而让人越看越觉得帅。
这样想想,“丑帅”是在夸他们几个有魅力、实力强的意思~

那么按照类似定义,娱乐圈有五官虽不精致但凭借业务能力征服粉丝的“丑美”女明星吗?
胆子大的小编就去搜罗了一圈,发现大家把林忆莲、吴倩莲、水原希子列入了这一行列。

90后的宝宝对林忆莲、吴倩莲可能不太熟悉。她俩都出生于60年代,之后分别凭借唱歌、演戏火遍全国,《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饮食男女》就是她俩的代表作。
都有着单眼皮、性感的厚嘴唇,是很有风情的长相:


水原希子冷冽的下三白眼还有凸出的厚嘴唇是她五官最大的特色:

另外金高银、雎晓雯、zhoudongyu、yamy的长相也引起过很大争议。



她们的共同点就是单眼皮和略塌的鼻梁,这和很多人对于美女双眼皮+高鼻梁+饱满轮廓+白+瘦的要求恰好相反,不太符合目前的主流审美。


对了,还要加个身材高挑,个子娇小的只能被称为“小美女”。

(鞠婧祎身高159)

(沈月官方身高160)
跟绝世美人还有一段距离。


那么这种主流的审美观念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1,网络信息轰炸
在网络媒体盛行的年代,我们的审美观很容易被“绑架”。小编以李敖女生一定要“瘦高白秀幼”的观念为例来解释。
当初他刚说出这个观点时震惊了无数观众↓

到现在,就有媒体直接问读者能满足多少“瘦高白秀幼”的条件了···


在如此大量的同质信息的轰炸下,我们的认知系统就会出现“故障”——“为什么这么多人说这才是美?”“难道我的观念是错误的?”
从接收信息到理解、再到最后“内化”成自己的观点,慢慢地很多人认同了女生就是要“瘦高白秀幼”。



当与自己审美不同的人出现时,不少人变身[审美警察],用各种恶劣的词汇去攻击他们。
前两年,一名23岁的华裔女孩全安琪当选为“2016年密歇根州小姐”,这也是亚洲第一次有人当选。本来是件高兴的事,可她被人说的最多的却是“辣眼睛”、“丑”、“不配”:


诚然,这个女孩皮肤略黑,还有高颧骨,是比较成熟的长相。但是攻击她“丑”就有些过分了吧。转念一想,[审美警察]估计对自己要求也很严格,攻击他人更多的可能是发泄对自己长相的不满··· ···

2,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指的是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和压力,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通俗的说就是“随大流”。

通常来说从众会分成心理认同-采取行动两个阶段。
在看到网络上这么多大家评价为美的明星、网红之后,会认同这种美的观念。当有些人外表不够漂亮而且改变的动力足够强大时,就会采取行动——整形。
我们经常能看到整形中的跟风现象,很多女生清一色地要求额头饱满、韩式一字眉,欧式大双眼皮……


为了追求他人眼中的美,而失去了自己的个人特色,难道不是得不偿失吗?
3,先天偏好
除了网络以及从众心理的影响,人们也会有自己的先天偏好。
心理学家Judith Labglois 在1991年曾做过一个2-3岁和6-8个月大的婴儿审美实验。在其面前分别摆放由成年人评判为美和丑的两张照片,统计各自盯着看的时间长短。实验结果显示他们对成人评判为美的照片凝视时间更长。

(示意图)
Judith Labglois就根据结果推测人类对面孔美丑的判别有一种先天机制。
简单来说就是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没有受网络和其他人影响的情况下,不同的人也能做出大致相同的审美判断。

这也是多数人认可的主流审美的成因之一。
不过主流审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根据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改变。沿着时间线,国人的主流审美有一个大致的演变过程。
▼
建国初期正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大家都在号召“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更多女性也参与到集体工作中。

所以对女性更多的强调要劳动、要健康。

(1954年12月,婚礼上看热闹的女人)
大脸盘,敦实的身材更符合这种要求。

(1955年第3期《人民画报》上的女性形象)
在这种时代风气下,最火的女演员大多长相大气、眼神坚定,看起来就像“很会干活的”。比如秦怡▼

谢芳▼

王晓棠▼

▼
到了七八十年代,最火的就属古装剧了,这就要求主角轮廓柔美、气质雍容华贵。长相古典长相女星更受观众欢迎,比如刘晓庆、何晴▼




斯琴高娃老师年轻的时候也有一种古典大气的气质。

龚雪更是被誉为“八十年代最美的女演员”,比前几个人多了一份精致,气质如兰。


▼
改革开放之后,内地跟影视业更发达的港台地区有了更多接触,港台明星对观众的审美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当时的女星风格十分百变,性感、帅气、娇俏等应有尽有,大家的审美观开始向多元方向发展。
张曼玉、翁美玲可爱性感▼


林青霞、张敏帅气迷人▼


冰美人李嘉欣也美得不可方物▼


▼
互联网快速发展,西方的一些观念流传进国内,这就是所谓的“审美西化”。
欧式大平行、混血感、以及锥子脸开始横行娱乐圈,fbb成了多少姑娘的整形模板。


后来的同款脸张馨予,更是被网友说成“一步步模仿Fbb” 。


▼
到了9102年,过多带有攻击性的锥子脸使人产生了审美疲劳,大家更看重女星面部的流畅度与饱满度,如果再有满满的胶原蛋白就更好不过了。这种类型的长相也更有亲和力,能满足观众心中的“保护欲”。
鞠婧祎、林允凭借饱满的脸部轮廓、大而圆的小鹿眼成功成为最受欢迎少女脸。


欧阳娜娜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娜比”,有望成为最新直男斩。

可爱的杨超越自出道就有不少“妈妈粉”,她的长相应该为超高人气出了不少力吧?


但不可否认的是,就像山争哥哥说的“好演员的春天来了”一样,大家的审美也开始往多元化发展。某mi某嫣某冰冰没有实力只靠脸营销就能火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大家更重视实力,相反颜值只是才华的附属品。
刘雯、杜鹃哪个不是凭借超模实力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呢?


鲶鱼脸的舒淇、倪妮在大荧幕上总是散发着迷人的神采。


张雨绮、辛芷蕾的御姐风也越来越受欢迎,不矫揉造作的性格与不错的业务能力让她们人气渐涨。


现在社会进步了,大家的教育水平、审美水平也在提高。如果不是因为现在大家对审美越来越倾向于多元化,我们可能只能穿同一种衣服,看着同一种风格的艺术品了。
在更多元化的审美观下,可选择的美更多了,对于我们观众来说应该是件开心的事情。

灌输只有“高瘦白秀幼”为美的观念,本身就是一种错误。自信阳光是一种美,温婉可爱也是一种美。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东西,都不应该被轻易地下定义~
美不是一个标准,而是一种特色。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医美(微博)
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